劉備微笑著感慨道“封兒,你一直是朕的好孩子,這么多年來,你對朕忠孝有嘉。前番與魏賊決戰,你身負創傷,仍無所畏懼,始終與敵兵殊死搏斗,朕著實感動!”
“此皆兒臣應做之事!”劉封心中一暖,謙虛地搖了搖頭。
性格孤傲的劉封在劉備面前始終十分服帖,劉備凝視著這位養子,徐徐問道“你還記得,你是什么時候成為朕的養子呢?”
“建安九年!”劉封鄭重地點頭道。認劉備為父,改變了他的一生,他也從來都沒有忘記。
“是啊,都已經十九年了……”往昔歲月涌上心頭,更讓劉備陷入無盡的回憶。
“封兒啊,朕當年收你為子,確實有以你為嗣之意!”劉備說到這里,臉上也不由露出一絲愧疚,“但阿斗天性善良,心胸開闊,這些優點,足以讓他成為一代仁君……朕便不得不辜負你了……”
“父皇……”未想劉備如此推心置腹,劉封心中一酸,咬了咬嘴唇,沉重地說道,“兒臣自知才能不如太子,也從未有非分之想!”
這時,劉備突然握住了劉封的手,嚴肅地說道“朕有最后一件事,要拜托于你!”
“父皇切莫這般說!”眼見劉備說得這般隆重,劉封也不由心中一慌,“兒臣定會為父皇分憂!”
劉備默然片刻,最終還是開口了“從今日起,你與林兒皆改回寇姓吧……”
此話一出,劉封不由得大驚失色“父皇,這!”
養子回歸本姓在三國時代并不是沒有發生過,朱治的養子朱然在朱治死后,曾請求改回施姓。雖然此事沒有被孫權允許,但足以證明已有先例。
“你棄父母、舍祖姓,乃是為了認朕為父……”劉備長嘆一聲,“如今朕死在旦夕,我們父子緣分已盡,朕如何能強令你姓劉,使你背負不孝之名……”
“何況你才能卓著,已不借朕之名庇護許多年!”劉備微笑著鼓勵劉封,“便是改回本姓,也足可建功立業!”
面對劉備的誠摯之言,劉封頓時陷入了沉默。
這十九年來,自己始終恪守孝道,劉備也對自己深為器重,倍加栽培,彼此之間誰都沒有辜負過誰。
緣分已盡,父子之名也一并終結,再頂著一個劉姓,在旁人看來,會不會我劉封貪戀皇姓,以圖富貴呢?
開什么玩笑,我寇封豈是趨炎附勢之人!
劉備已有子嗣,即便自己改回寇姓,也不絕劉備香火,并無不孝可言。
最終,劉封緊緊地握住雙拳,激動地顫聲道“兒臣……臣寇封謹遵陛下之命!從今日起,世上再無劉封,唯有寇封!”
聽到寇封已把稱謂全部改去,劉備知道近二十年的父子之到此終結,心中也不由一痛,但他還是強振精神,正色道“去喚太子前來!”
少時,在廳堂焦慮等候的劉禪急忙來到劉備榻前,孝順地跪在地上。望著眼前的劉禪和寇封,劉備鄭重地告誡劉禪道“阿斗,今日寇封復回本姓,你們二人日后不再以兄弟相稱……但你們終是做了十六年手足,你需牢記此等骨肉之情,善待寇封一家!”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仍會視寇將軍為兄!”劉禪恭敬地答應了一聲,隨即敬重地對著寇封拱手行禮。
劉禪心里明白,劉備讓劉封改回寇姓,是為了減少自己日后的麻煩,那么自己也一定不能辜負劉備意思,必須盡可能地讓寇封心安。
而寇封始終性格耿直,聽完劉備剛剛的那番話后,他已是感動地留下了眼淚,激動地回應道“臣寇封定竭心盡力輔佐太子!”
劉備注視著寇封的神情,沉默片刻后,再次說道“傳朕旨意,寇封隨朕多年,屢立戰功,忠貞不二,今加封為羅侯。”
羅侯,寇封祖先的世襲爵位,更是縣侯,比張飛的西鄉侯、馬超的斄鄉侯還要崇高。放眼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