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丞相,臣保舉一人,可助平北將軍破敵!”弘農太守楊儀突然出列道。
“噢?愛卿舉薦何人?”劉禪不由好奇地問道。
“校尉關興!”楊儀徐徐說道,“此人乃平北將軍之弟,關云長之子,又隨黃漢升精習武藝,弓馬嫻熟,往日在軍中操練極為用心,今日足可前往南中平叛!”
???
關平與關索皆是一愣,楊儀這是搞哪出?
此事來得太過突然,關索一時竟不知說些什么,而關平則趕緊出列道“陛下,臣弟從未隨軍征戰,恐難當此重任!”
“關侍中謙虛了!”楊儀微笑著說道,“平北將軍第一次出征,便是隨先帝伐吳,更立下無數功勞!關興將軍少年英雄,定能揚我大漢之威!”
楊儀這一番話,夸得關平與關索也不知該如何回答,始終不明白楊儀到底是何用意。
“何況聽聞那賊將鄂煥武藝高強,龔將軍極有武勇都喪于其手。”楊儀略帶痛心地說道,“臣更擔心平北將軍與其余眾將獨木難支,故而想讓關興將軍前去相助!”
楊儀此話一出,關氏兄弟更不知如何反駁,終是國事為重……
關索礙于庶嫡有別,不敢強行出面擋著關興晉升的機會,關平則是努力思索該如何把關興脫離火坑。
一些臣子則知道楊儀當年曾在關羽手下擔任功曹,也是關羽舉薦楊儀前往西川拜見劉備,從而讓楊儀得到了劉備的重用,平步青云。
因此這些人只當楊儀今日舉薦關興一為國家,二為投桃報李,不少人更是暗暗稱贊楊儀德行。
但關索總覺得此事有些詭異,當年關羽去世,楊儀也只是派人前來吊唁,并未親至,若說他真記得關羽的恩情,他倒不信。
不過自己的冠禮和婚宴,楊儀倒是都有參加,難道是看關家重起威名,故而想來示好?
說起來楊儀當初在劉備東征的時候與劉巴發生過爭吵,被劉備貶官為弘農太守。由于現在弘農是魏國領地,楊儀等于掛了個有名無實的虛職,自然心中不平。
好家伙,要是自己帶著關興立功了,他楊儀是不是也能分點功勞,至少能撈個舉賢的好名聲。
而且自己身為庶兄,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關興遇險,那唯有全力以赴去剿滅叛賊,早日獲勝。
只是這樣一來,關索的壓力就無疑增大了許多。
一念至此,關索心中不由得暗罵楊儀狡猾,身為穿越者的他自然知道楊儀不是什么善茬,實在不想關家和此人扯上關系。
而對楊儀品性有所了解的諸葛亮則是捋須沉思,想著該如何抉擇。
偏偏當事人關興尚未有上朝議事的資格,諸葛亮猶豫要不要傳關興前來,看看其人膽色如何,再做定奪。
可就在這時,大殿中央的劉禪卻是忍不住說道“相父,朕看楊府君與關侍中之言皆有道理。不如先讓關興隨軍歷練,您看如何?”
這等折中的辦法,諸葛亮也曾考慮過,只是沒想到劉禪會主動開口。諸葛亮愣了片刻后,方才恭敬地說道“陛下圣明!臣以為可加封關興為牙門將,負責護送糧草,隨關索前往南中!”
“好!”劉禪欣喜地點了點頭,“就依相父!”
既然劉禪和諸葛亮都這么說了,關氏兄弟縱然有萬般不情愿,也只能忍著,好歹押運糧草相對安全。
關家府邸的后堂內,在得知兩個孩子都要前往南中,胡氏宛如晴天霹靂,半晌說不出話來,鮑淑蕓和關銀屏這對姑嫂也是面面相覷。
而關興則是難以克制地握住雙拳,滿臉激動的神情與三個憂慮的女人形成鮮明的對比……
看到胡氏如此失神落魄,關索不由得心中自責,沉聲道“母親,孩兒從未想過楊儀會突然舉薦三弟……”
“算了,二弟!”關平拍了拍關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