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真天賜大漢!”諸葛亮望著始終在臺上聚精會神指揮的關(guān)索,心中感慨萬千。
此番閱兵的目的已經(jīng)達到,諸葛亮又親自起身,勉勵眾將士,讓他們勿負朝廷之望,好生跟隨關(guān)索操練,來日定會成為大漢的精銳,為大漢開疆拓土、統(tǒng)一天下,建立不世之功。
“謹記丞相教誨!”一眾蠻兵都是血氣方剛之人,聽完諸葛亮一番言辭,更是倍受感動。
看到諸葛亮滿面笑容,關(guān)索知道今天的表現(xiàn)算是能讓諸葛亮滿意,便主動開口道“丞相,過段時日我想讓這些蠻兵練習弓箭,但只有我一人傳授射術(shù),恐力有不逮。”
“索想請丞相將牙門將謝金與校尉葛憲一同撥到我營中,助我一臂之力。”
“此二人原屬你統(tǒng)管,有何不可?”諸葛亮欣然點頭道,“明日我便令他們前來!”
“多謝丞相!”關(guān)索心中大喜,“尚有一事,還請丞相移步帳中,待索細細說明!”
很快,諸葛亮與關(guān)索來到中軍大帳,兩人坐定之后,關(guān)索便開門見山地說道“丞相,索之妻兄鮑義,頗習武藝,不知丞相來日可否考察其武藝,讓他在軍中任職!”
“鮑仲正之名我早有耳聞,聽聞前番他在荊州與吳兵的交戰(zhàn)中極為勇猛。”諸葛亮微微點頭,“便是長尋不說,我也有任用之心!”
不說鮑凱與劉備的交情,還有鮑家為大漢立下的功勞,就算從國家的角度來說,諸葛亮也想為大漢多選拔一些將才。眼下天下未定,曹魏實力依舊雄厚,諸葛亮也時常“國難思良將”。
“既如此,索替鮑義謝過丞相!”關(guān)索感激地向諸葛亮拱手致謝,卻也微微蹙眉,“只是,鮑義與索終有姻親,索只怕此舉會惹人閑話,也會說丞相過分偏袒于我!”
“那長尋有何良策?”諸葛亮微微一笑,關(guān)索既然這么說,多半是他已有主意了。
關(guān)索深吸一口氣,終于到了激動人心的時刻了。
“丞相,索有一法!不妨奏明圣上,來日可為大漢未有官職之青壯,進行一場武藝考核!”
“噢?”聽完關(guān)索的話,諸葛亮微微一愣,這倒是個十分大膽的提議,以前倒是從來沒聽說過。
“索想來,此法可稱作‘武舉’。”關(guān)索徐徐說道,“想我大漢上至官宦之子,下至尋常百姓,不乏勇猛之人!可先讓各處縣令發(fā)放告示,負責招募并遴選良才。然后將他們聚集于成都,考核其膂力、射術(shù)、騎術(shù)!若有識字者,更可考其兵法!擇其優(yōu)者,加以錄用!”
關(guān)索越說越自信“索想此等考核,定能為大漢選拔出良將,助我大漢一統(tǒng)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