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率兵三千,渡過渭水前往豲道,若是順利,或能迫降南安太守楊陵!”
鎮守武都的這些年,馬超可沒有放松對涼州諸郡的情報打探,楊陵在眾多太守中實屬末流之人。馬超希望借著自己的威名,讓楊陵主動獻出豲道。
“兄長放心前去,此處便交由小弟!”馬岱毫無猶豫地答應道。
“冀縣離此地不遠,你還需小心提防!”馬超仍是不放心地叮囑道,“姜維膽略過人,難保他不會率兵前來!營盤需早日牢固!”
“小弟明白!”只是馬岱嘴上這么說,心里卻覺得趙云正往冀縣而來,就天水那點微弱兵力,姜維再有本事也是分身乏術。
當日,漢軍快速用木筏在渭水河畔搭起浮橋,三千漢軍跟著馬超渡過渭水,繼續北上。很快,天色將暗,馬岱在簡單地搭完了營寨后,便命士卒埋鍋造飯。
馬超的五千漢軍中,并非所有士卒都跟隨他許久,不少甚至都是第一次由他統率,故而馬超此番在山林間加緊行軍,弄得眾人疲憊不堪,底下難免有些怨言,只是礙于馬超驃騎將軍的身份,只好壓在心里。
不過如今的馬超年過半百,也十分懂得人情世故,因此他帶去前往豲道的,大多都是值得信賴的士卒。而跟著馬岱留守落門聚的,已經等不及今晚好好休息一番了。
其實馬岱這幾天也未嘗稍歇,正是疲憊之時,因此晚飯過后,遂命眾士卒好生歇息,養精蓄銳,以備來日交戰。
是夜,渭水南岸,漢軍營寨內的呼聲此起彼伏,而營外的一些巡哨士卒,也都趁機偷懶打盹,三軍戒備可謂低至極點。
待到丑時,渭水下游,一支軍馬悄無聲息地靠了過來,來者正是姜維與天水郡的魏兵!
從冀縣北門出發到落門聚,有條沿著渭水南岸的小路,狹窄且靠近山崖,若是布陣廝殺則萬萬不行,但為了能盡快到達落門聚,姜維便選擇了這條路。他將兩千魏兵分成兩隊,騎兵走陸路,步兵乘船走水路,就算遇到危險,也方便撤退。
人銜枚,馬去鈴,加上夜晚悄無聲息,等臨近漢軍營寨,姜維便聽到岸邊傳來一陣陣有節奏的呼聲,當下便知道漢軍無備,不由得心中大喜,隨即做了一個手勢。
數十名魏兵小心登岸,偷偷摸了過去,將那些還在熟睡的巡哨士卒一一送去了鬼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