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突出重圍后,立刻往東撤離,這是回到襄陽最近的一條路。而面對緊追不舍的魏軍,關索親自帶著數百將士斷后,掩護大軍先行。
激戰到現在,魏兵雖然人數眾多,但連日趕路加上夜戰數個時辰,大多都已十分疲憊。看到漢軍開始突圍后,參軍梁畿忍不住對司馬懿說道“將軍,蜀軍既退,何不就此收兵休整,以備來日再戰!”
“一派胡言!”司馬懿因賈古之死各位憤恨,果斷斥責梁畿,“我軍士氣尚存,如何能輕易言退!關索遠道而來,必然人困馬乏!難道我軍數千之眾,還怕一關索不成!”
“傳我將令!蜀軍已是喪家之犬,全軍追擊,直到襄陽為止!”
在司馬懿嚴令的軍令下,魏軍將士皆強提一口氣,緊緊跟在漢軍后面,不敢松懈。看到魏軍如此,關索不由氣憤地罵道“該死的司馬懿!真難纏啊!”
好在此刻東風越發猛烈,“呼呼”地響聲不絕于耳,往東撤退的漢軍使用弓箭可以有效的射入魏軍陣中,關索當即拿出神臂弓,并對身旁士卒高喝道“弓弩手,放箭!”
“舉盾前行!”司馬懿知道關索會采取何等攻擊方式,毫不猶豫地下令道。
誠如司馬懿所料,頂風射箭對魏軍來說收效甚微,倒不如把時間花在追擊漢軍身上。因此魏兵雖然在格擋箭矢上浪費了一些時間,但始終緊緊跟著漢軍,且由于兵力優勢明顯,幾乎快要趕上魏軍。
“這樣下去可不行!”關索當機立斷,從得勝鉤上取下赤血大刀,并對一眾弓弩兵說道,“從兩側掩護我!”
言畢,關索拍馬舞刀,殺進魏軍陣中。面對魏軍源源不斷的盾牌,關索暴喝不止,奮力掄動雙臂。在他霸道的臂力下,一面面盾牌不斷在關索眼前裂開,有些魏兵的頭顱和手臂甚至也沒能幸免,喋血在赤峰刀鋒下。
今夜參戰的漢軍大多都是老兵,很多都與關索一同參加過荊州之戰,很清楚關索的意思,當下亂箭齊發,射向想從兩側包圍關索的魏兵。
關索左右沖突,也不敢深入魏陣,始終與漢軍保持安全的距離。眼看魏兵不斷逼近,甚至有人將弓弩對準他的時候,關索猛地暴喝一聲,左右掄動赤血大刀,逼退魏兵,然后撤下火線。等回到漢軍陣中后,關索又拿出了二石弓,繼續用雕翎箭射殺魏兵。
遺憾的是,長時間的拼殺使得關索雙臂不斷沉重,沒辦法像平時那般將三石神臂弓的威力發揮到最大,故而關索知道不可戀戰,必須趕緊撤回襄陽。
就這樣且戰且退,漢軍一路上雖不斷出現傷亡,但始終沒有被魏軍包圍。很快,前方突然出現了城郭的輪廓,正是襄陽無疑。想來吳班與關興他們已經順利進城。
“大家堅持住,馬上就能回襄陽了!”關索立刻大聲激勵余下將士。眾人終于看到襄陽,也是喜出望外,不由得加快腳步。
“令戴陵與胡驍率領所有騎兵追擊!”司馬懿第一時間下令道。
由于司馬懿麾下的士卒大多來自荊、豫兩州,擅騎馬者少,而南陽也不是產馬之地,因此這支魏軍的特點是多舟船、少戰馬。眼下司馬懿身邊可用騎兵不過百余人,大半還在等待渡過漢水。
騎兵數量稀少,戰斗力也十分有限,因此不到萬不得已,司馬懿不想派騎兵出戰。但漢軍一旦看到襄陽,必然無心戀戰,此時出擊,或許能有所斬獲。
“騎兵來了嗎?”關索在前面看得真切,他清楚騎兵速度之快,果斷拿出弓箭,借著東風,不斷拋射箭矢,且戰且退。
雖有箭矢落在魏兵身上,使其中箭落馬,但僅憑關索一人,無法停止魏軍騎兵沖鋒的腳步,無非稍稍減緩他們的速度。
好在負責斷后的漢軍已經來到襄陽城下,吳班等人先前返回時,便令城門打開,吊橋放下。關索見魏兵尚有一段距離,便立刻招呼眾人“快快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