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想到了合適的人選。
張虎今年二十八歲,為人勇猛剛毅,頗有張遼之風,又精通武藝。只因曹魏前番在荊州大戰中損失大量名將,曹丕便決定效仿季漢,啟用一些將二代,其中張虎便是曹丕最欣賞的后起之秀。
“此事極易!我今夜便讓他到仲達帳前聽用!”張遼毫不猶豫地說完后,又不禁感慨道,“此番攻打襄陽,文謙之子樂綝、公明之子徐蓋皆在軍中,陛下念其父往日之功,皆加封為偏將軍!”
其中徐晃便是死于關索之手,徐蓋自守孝期間,便一直思量為父報仇,如今關索就在襄陽,對徐蓋來說倒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如此甚好!”司馬懿則是興奮地笑道,“那我便向文遠多借幾人!”
是夜,張遼所率的兩萬魏兵悉數過河,與司馬懿合兵一處。魏軍又將云梯、沖門槌等一系列攻城之物運過漢水,準備擇日對襄陽發動猛攻。
次日清晨,大批大批的魏兵已聚集在漢水南岸,早被襄陽城墻上的漢兵,也立刻匯報給吳班與關索。二人頓時一驚,連忙登城觀察。
“曹丕果然派兵支援司馬懿了!”看到遠處黑壓壓一大片的魏軍,關索不由氣憤地一拳錘在城墻上。
“看這架勢,何止兩萬……”吳班更是額頭滲汗,“若是他們全體圍攻襄陽……”
因為前日之敗,眼下襄陽可戰之士不過三千余人,雖然大部分是久戰老兵,但仍是數量有限。而襄陽經久戰火而損壞,近年來雖然經過漢軍的修補,但也只是稍加堅固,還是無法和江陵這等一流堅城相提并論。
“且看統兵將領是何人!”關索卻并沒有感到絕望,“必須將此事速速告知鎮南將軍與征東將軍!”
“是啊,若是有援兵早日進進駐襄陽,便更有機會擋住魏軍!”吳班當即點頭道。
“倒是不能讓他們急著來襄陽……”關索微微搖頭,“司馬懿極善用兵,若他以襄陽為餌,引誘我軍援兵,然后他再出兵圍剿……”
“二郎君之意,我已知曉!”吳班對關索的話深表贊同,“我當勸二位將軍,謹慎進兵,留心埋伏!”
在吳班前去親寫書信的時候,關索也找到了正在安撫民眾的襄陽太守張翼。這些年來,張翼盡心盡力治理襄陽,收留那些受不了魏軍嚴苛徭役、從南陽逃亡的百姓,又游說許多居住在西面山巒內,以少數民族為主的偏遠百姓,請他們依附漢軍,其中也有一些來到襄陽,補充人口資源。在張翼的不斷努力下,襄陽前后共累積了三百余戶的百姓,這是自曹丕燒城、遷民以來,人口最多的時候。
由于關索當年在房陵曾與張翼并肩作戰,殺夏侯尚、擒孟達,關索也對張翼有救命之恩。二人寒暄了幾句后,關索便直截了當地問道“府君,聽聞你近日招募鄉勇,眼下魏軍攻城在即,不知進展如何?”
“不瞞二郎君,襄陽民眾仍是稀少,所募精壯,尚不足兩百人!”張翼苦惱地嘆息道。
“不足兩百……”關索微微皺眉,這個數量比他預想的還要少一些……
“既是城內百姓稀少,想必空屋尚有許多!”關索心中一動,忍不住說道。
“正是!”張翼很快便明白了關索的用意,“莫非二郎君想拆解房屋,作為守城器具?”
“非常時期,只能如此!”關索略帶無奈地說道,“此事便請府君帶一眾鄉勇前去完成!”
“二郎君放心,我這便安排下去!”張翼毫不猶豫地點頭道。
張翼剛走沒多久,負責守衛西面城墻的一名屯長突然緊張地找到了他,說道“啟稟將軍,曹魏前將軍張遼,請將軍與關興將軍上城樓答話!”
“你說是誰?”關索第一時間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張遼?”
“對!就是他!”那屯長連連點頭道,“張遼張文遠!”
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