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郡,江陵
當天酉時,夕陽西沉,天色逐漸昏暗。孫權所率的三萬五千名吳軍主力,也終于抵達了江陵渡口。然而令他錯愕的是,前幾日停泊在江陵渡口的漢軍船只,全都不見了蹤影。
“蜀軍戰船竟不守渡口……這是為何?”孫權百思不得其解。
“大王,既然蜀軍不在,江陵渡已為我軍所有!”徐盛這時忍不住提道,“大軍今夜便可抵達江陵城下!”
“正是!大軍突至,城內必然人心大亂!”朱然也一同附和道,“這對我軍來日攻城,大為有利!”
眼看前方隱約可見的江陵城輪廓,孫權也認為機會千載難逢,立刻讓戰船連續在渡口登岸,大軍立刻往江陵進發,不消片刻便抵達城下。望著這座城高五丈的堅固大城,孫權想起自己當年也曾短暫擁有過它,心中更燃起復仇的火焰。
“城下何人!”雖然江陵四面皆有四丈來寬的護城壕溝,此刻的光線也十分昏暗,但城墻上的守城士卒卻也看清有兵馬前來,立刻高聲大喝道。
“此乃當今吳王!”孫權的一名虎賁甲士中氣十足地回應道,“請讓馬良太守上城答話!”
而城上的守軍卒仿佛是提前知道一般,并沒有太多的驚慌,立刻前去稟報。少時,南郡太守馬良親自登上城樓,正色拱手道“吳王,多年未見尊容,別來無恙!只是今日前來江陵,所為何事?為何還帶這許多兵馬?”
“季常乃聰慧之人,何必多此一問!”孫權呵呵大笑道,“如今張飛病危,魏軍入寇襄陽,諸葛亮大軍又都在涼州,這荊州只憑漢軍之力,如何守得住?倒不如將荊州讓與我東吳,也好過白白落入魏軍之手!”
馬良當下聽出孫權歹意,不由得亢聲喝斥道“吳王數年前已與我大漢修好,今日何故再次背盟?此舉恐為天下人恥笑!”
孫權哼了一聲,森然說道“荊州之地原屬東吳,當年若非孤將其借給劉玄德立業,他焉能登基稱帝!可恨劉玄德不念救恩,竟又興兵奪走,更讓孤損失許多將士!今日,孤定要讓荊州物歸原主!”
“季常乃荊楚名士,若能歸順,孤定當重用!”由于馬良當年曾出使東吳,孫權知道他的才能,對他也十分欣賞,很想招攬為己用。
馬良冷笑一聲,尚未答話,身后突然大笑著走出一人,高聲道“吳王!你蒙在鼓里尚且不知??!”
“承明……”雖然夜色下看不清來人的面貌,但是聽聲音,孫權當下便聽出來的是潘濬。他頓時想起當年為了換回潘璋,將剛剛歸降自己的潘濬送還劉備。如今再次相見,孫權心里頗不是滋味。
“寇封乃我大漢征西將軍,豈會投降小藩之主?”潘濬則似乎還在記恨孫權當年把他作為交換的籌碼,故意冷嘲熱諷道,“吳王莫非以為當年偷襲荊州得手,今番還能故技重施?”
“什么?”孫權頓時大驚失色,額頭上猛地滲出冷汗,“難道寇封他是……詐降?”
“我軍已布下天羅地網,專等吳王前來!”馬良也是呵呵笑道,“想來吳王已派兵馬前往公安接應寇封,不日便能接到敗報!”
孫權最擔心的便是如此,諸葛瑾和周泰如果沒有防備,極有可能會中寇封的埋伏。
“大王,莫非馬良他們強作鎮定,有意誆騙我等?”徐盛這時策馬而來,忍不住說道,以馬良和潘濬的智慧,這不是沒有可能的。
“不可大意!”孫權卻是十分警覺地搖了搖頭,“全軍速回江陵渡口,先守住船只要緊!”
大軍退回江陵渡后,吳軍將士做了一天的船,正是饑腸轆轆,孫權只能一面命眾士卒埋鍋造飯,一面派人先去公安那里與諸葛瑾和周泰取得聯系,看看寇封是否真的詐降。
而朱然認為漢軍的戰船不可能憑空消失,他們極有可能躲在江陵西面一百五十余里的百里洲。那里可是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