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盧縣確實一座小城,完全沒有校場可供漢軍駐扎。好在城中居民因為幾番戰亂,大多遷移,十室九空,倒也能分散安置士卒,許多將士甚至被安排在城墻上歇息過夜。
漢軍剛剛遭遇大敗,士氣正是低落,駐扎的環境又如此簡陋,中盧城內免不了怨聲載道。李嚴與馮習無奈之下,只有親自到各處巡視,安撫士卒。
忽有守城士卒來報,說是趙和獨自一人回來,二人皆是驚訝不已。但李嚴心中更多的還是憤怒,他立刻讓趙和到他與馮習暫時安身的府邸來復命。
很快,失魂落魄的趙和出現李嚴和馮習面前。李嚴當即陰沉著臉低喝道“趙和,司馬懿如何單單將你放了?快如實說來!”
“他意欲羞辱末將,更讓末將來城中勸降將軍……”趙和慘然回答道。
聽到“勸降”二字,李嚴雙眼閃過一絲復雜的神色,他當即拍案大喝道“趙和!你不聽我言,貪功冒進,連累三軍遭此大敗,更害了傅彤將軍,你可知罪!”
趙和長嘆一聲,隨即伏地頓首“此乃末將之罪!愿受責罰!”
“我尚未假節,本是無權斬你!”李嚴說到這里,雙眼更是閃過凌厲的殺氣,“但你罪孽深重,不斬你,如何能讓眾將士心服!今番也顧不得朝廷法度了!”
別說李嚴,其實當初很多將士見到趙和進城,也是橫眉怒目,這一點趙和心里清楚,只求一死平息眾怒。
“拖出去,斬!”隨著李嚴一聲高喝,兩名士卒很快走進正廳。
“將軍且慢!”在一旁的馮習連忙替趙和求情道,“趙和雖有過錯,但多年來在軍中甚是勤勉,任勞任怨!眼下正是用人之時,還請將軍暫且饒恕!”
“左將軍不用替末將求情!”趙和卻是倔強地搖頭道,“末將自知有罪,不敢有任何怨言!”
“你死固然輕巧!城外魏兵又當如何?”馮習厲聲呵斥道,“你若是要死,也該死于陣前!”
“請將軍許他戴罪立功!”馮習說完,又誠懇地望向李嚴。
李嚴想殺趙和,除了他導致兵敗以外,也存了一點私心。前日趙和當眾頂撞,李嚴心里如何不記恨。
可一來馮習之言卻是有理,二來李嚴也擔心這個時間點處死趙和,會落人口舌。三來李嚴斬殺身為偏將軍的趙和,終是越權,就怕朝廷日后怪罪。
李嚴再三思索后,終于揮手道“既是休元求情,就免他一死!盡管如此,亦不可輕饒,帶到城門口,聲明其罪,鞭打四十!”
“多謝將軍!”馮習當即感激地說道。雖然擔心鞭傷會影響趙和的戰斗力,但這也許是最合適的處罰,不能再有所奢求。
且說司馬懿大敗漢軍后,又召集眾將,商議軍機。文聘當先問道“今日俘獲千余蜀兵,將軍打算如何處置?”
“先將他們押往南陽,中盧尚有近三千蜀兵,如濫殺降卒,是堅城內人之心!”司馬懿徐徐說道,“何況蜀軍多年來用我軍俘虜在荊州勞役,我等何不效仿?”
前番魏國在荊州之戰損失數萬大軍,許多田地缺少士卒耕作,曹丕也為勞動力不足倍感頭疼。因此司馬懿也不想輕易處死降卒。
當年季漢曾與魏國在荊州之戰結束后,交換了數千俘虜,算是雙贏的結果。萬一這次沒有辦法攻克襄陽,這千余漢軍降卒便能派上用場,荊州各郡還分布著許多渴望歸家的魏軍俘虜。
“將軍,末將愿前往襄陽,協助家父攻城!”張虎當下出列請戰,李嚴這路漢軍已遭重創,龜縮在中盧不出,自己一時半會怕是無用武之地。
“末將也愿前往!”徐蓋也果斷出列。他早有前往襄陽之心,一是為了多立功勛,二是因為關索在襄陽,徐蓋也想報殺父之仇。
司馬懿思忖片刻,也覺得此處大事已定,當下點頭道“好!二位將軍領兵三千,帶著傅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