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果斷將手中紅旗一揮。與刀盾兵保持三十步距離的千余名魏軍弓弩手立刻沖上前去,對著襄陽城墻齊齊拋射箭矢。
“盾牌列陣!”吳班看到魏軍弓弩手上前,便已做好準備,及時發令。
在后等待多時的兩百余名盾兵立刻上前,將一面面盾牌架在己方弓弩手面前,也連成了一面長長的盾墻,而且只留出極窄的縫隙,用來給弓弩手射出箭矢。而魏軍的箭矢皆是遠距離拋射,力道不足,也難以穿過縫隙。
“瞄準敵方弓弩手!”
吳班又是一聲高喝。漢軍也立刻調整目標,一波箭雨頃刻襲來,魏軍的弓弩手缺少掩體,轉眼死傷較多。見此情景,張遼果斷大喝道“弓弩手后退!上樓櫓!”
眼看魏軍后隊快速推出十輛三丈來高的可移動高臺,吳班不由得臉色大變,沒想到張遼連這東西都造出來了,看來今日他是勢在必得。
有樓櫓在,魏軍便可彌補在城下攻擊的劣勢,弓弩手也會發揮更大的威力。此番曹丕撥給張遼魏國數十名能工巧匠,而襄陽西面山林較多,到處都是可以使用的木材。在士卒的集體努力下,魏軍這段日子一共制造了四十輛樓櫓,大大增強了魏軍的攻城能力。
不過樓櫓也不能承受太多的士卒,每輛最多只能上八個魏兵。也許是擔憂火力仍有欠缺,張遼只是讓樓櫓與其余弓箭手繼續與前面的刀盾兵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進入漢軍的有效射程內。
剛剛只是試探一下漢軍的防御,張遼已經心中有數,等下云梯和木板架起來,才是萬箭齊發之時。
而北門那里,關索在抵達之后,也如法炮制,拼盡全力射死一名盾牌下的魏兵,為漢軍打開缺口。就在漢軍弓弩猛攻之時,城下突然響起一聲暴喝。
“關索豎子!!!我要為先父報仇雪恨!!!”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徐蓋從張遼那里關索前往襄陽北門,便燃起復仇怒火。眼下看到關索的身影,徐蓋更是克制不住,不由得策馬上前,咆哮不止。
“先父?”
本來關索正打算趕往西門協助箭創在身的張苞,但聽到徐蓋這么一吼,關索也忍不住叫道“你乃何人!”
“我乃徐公明之子,徐蓋!”徐蓋怒喝道,“今日必要取汝首級祭奠先父!”
“原來是他……”
關索從《三國志》中知道徐蓋的名字,眼下倒也不覺得奇怪。只是一想到徐晃前番死在自己手里,關索心中一動,卻是高聲笑罵道“徐晃非我敵手,死固當然!我念他年邁,又和先父有舊,不忍追殺,讓他留個全尸回洛陽!你身為人子,自當好生感謝我才是!”
“你!關索豎子,你敢……”雖然徐蓋往日也展現出遺傳于徐晃的謹慎,但關索終究與他有殺父之仇,更兼出言侮辱至極,讓他頓時失去理智,早把張遼說的“不可沖動”拋之于腦后。
“我對手下敗將之子毫無興趣!我三弟足可讓你步徐晃后塵!”關索笑呵呵地說完,便將身子一轉,“我這便不奉陪了!”
眼看關索將要離開北門,徐蓋更是怒不可遏,往關索那邊沖去,口中一個勁地大罵道“豎子休走!我今日非要親手宰了你不可!”
“將軍后退!將軍后退!”徐蓋身旁的幾個士卒連忙苦苦相勸,千萬不可貿然進入漢軍的弓弩射程內。
可就在徐蓋死死盯著關索不放的時候,早已搭箭上弦的關索,卻突然將身子朝后一扭,身形未停,便已快速瞄準徐蓋,然后猛地射出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