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吊橋轟然落下,重重地落在城濠上。
“攻城槌,沖鋒!”張遼這時也激動地吶喊道,“給我撞開城門!”
“快用滾木礌石!”關索也急忙大叫道,“一定要阻止他們!”
張遼這次準備的攻城槌皆來自參天大樹的樹干,每根都有二十名士卒搬運。盡管漢軍將士先后將石塊奮力往城門下砸去,但看到魏軍竟一口氣派出四組攻城槌隊伍,大有一舉攻撞開城門之意,關索立刻對一名在城墻上盡忠職守的校尉說道“你速領兵一百,下去頂住城門,一定不能讓魏軍撞開!再通知張太守派兵協助!”
“可是將軍這里……”那校尉雖然愿意下去保護城門,但城墻上的漢軍本來也就六百余人,加上死傷甚多,再走了一百人,勢必會大大增加關索守衛城墻的壓力。
“快去!這里我自有我抵擋!”關索卻是不容置喙地厲聲道,吊橋失守,這西門便是襄陽最后的屏障,否則兩萬魏軍就會像潮水一般涌進城里,屆時漢軍必敗無疑。
那校尉不敢違令,只得領命帶兵去了。關索則繼續指揮士卒,火箭、石塊、金汁,甚至瓦片陶罐這些東西,有什么用什么,不惜一切代價擋住魏軍前進的步伐。
木板斷裂入城濠,云梯著火起濃煙,襄陽城下早已一片狼藉,更有無數魏兵死法各異地喪命于此。護城河內滿是魏軍漂浮的尸骸,已將河水染成殷紅,城下更是堆得如小山一般高的尸骨,散發著刺鼻的血腥味,讓人觸目驚心。
但城墻上的漢軍豈會好過,到處都是密集的箭矢、破裂的盾牌、卷刃的刀槍,甚至還有許多來不及抬走的尸體,流淌的鮮血同樣浸濕了漢軍將士的雙腳。
由于西面有關索和張遼兩位猛將督戰,戰況最為慘烈。北面的徐蓋受了箭傷,影響士氣,東面的張虎缺乏經驗,加上箭矢頂風極為不利,倒是讓關興和張苞輕松了不少。
南面同樣處于激烈的搏殺之中,呂虔身為老將身先士卒,激勵三軍,而周倉和王宇同樣憑借豐富的經驗與個人的武勇斗爭到底,幾波登上城墻的魏軍先后被他們殺退,吊橋也依舊高高掛起,沒有遭到魏軍的毒手。
西門那里,張翼親自率兵趕來支援,命士卒一個貼一個,死死頂住城門,總算熬過魏軍攻城槌一波又一波的撞擊。
盡管戰爭無比的慘烈,但漢魏雙方依舊拼死鏖戰,絕不后退。誰都知道這個時候拼得是斗志,誰若心生膽怯,便是功虧一簣。
只是,漢軍終究是兵力極為劣勢的一方,這樣不計血本的打下去,總有堅持不住的時候,而遭到張遼攻打的西面,已經開始兵力告急。
“是時候給他們致命一擊了!”
張遼也發現來自城墻上的攻擊越發稀少,心知漢軍已到了強弩之末,當下便對身邊親兵喝道“速傳張威前來!”
少時,官居牙門將的張威大步而來。此人乃張遼族侄,長得虎背熊腰,頗有蠻力,今日奉張遼之命,擔任監督士卒攻城的升城督,專門斬殺退縮不前的膽小之人。
當然,這只是張遼安排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張威也出色地完成了,先后有十余名畏懼漢軍箭雨,不敢踏上木板過河的魏兵,皆死在張威刀下,其余眾人方能拼死向前。
“張威,蜀軍攻勢漸弱,我命你親自登上城墻,擊潰蜀軍!”張遼高聲喝令道。
升城督的另一個任務,就是在關鍵時刻,親自攀爬云梯登城,憑借自身的武勇,上城殺敵,為大軍打開勝利的大門。當年甘寧破皖城時,便是以升城督的身份,身先士卒登上城墻,生擒守將朱光,助吳軍一舉奪下皖城。
“唯!”張威早已迫不及待大顯身手,當即聲如洪鐘地答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