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就這樣讓漢軍順利退兵,不給他們一些阻礙,也難以向曹丕交代,他思慮再三后,終是點頭道“此法可行,但仍需謹慎行事!”
曹真當即傳令,命費曜領兵五千為前隊,張郃與郝昭領兵一萬在后接應,渡過渭水,前往鄣縣。
由于曹真所率的魏軍主力抵達前線不過兩日,隴西太守游楚也沒有送來最新的軍情,因此費曜認為魏延此刻仍未遠離狄道,便加快了進軍速度,五千魏兵渡過渭水后,往西前行。
且說狄道西面十余里有一條洮水,自北往南,東岸二十余里內皆無高山,道路平坦。費曜算準,漢軍若想盡快退回武都郡,必會沿著洮水南行,這里也是費曜想要堵截漢軍之處。
只是想要盡快趕到洮水東岸,對魏軍來說并不容易,鄣縣一帶山巒眾多,道路崎嶇,翻山越嶺本就辛苦,費曜又為了追求行軍速度,因此魏兵一路上甚是疲憊。
“將軍,我軍如此疾行,是否與右將軍相隔太遠?”一名副將忍不住擔憂地問道,萬一有變故,便難以救援。
“兵貴神速,若是不能盡快占據要道,蜀軍便退回武都了!”費曜卻不以為意,只顧催促士卒全速前進。
眼看黃昏將近,又有一名偏將見魏兵大多氣喘吁吁,再次找到費曜,建議道“將軍,前方山路艱險,將士們又甚為疲憊,不如休息半夜,再趕路不遲!”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自蜀軍入寇,你等未曾動過一刀一槍,今日正是要緊關頭,豈能退卻!”費曜卻是厲聲呵斥道,“我軍若能盡快抵達洮水,便可截斷蜀軍歸路,如此方不負圣上厚望!再有言安營休整者,立斬不赦!”
眾魏兵無奈,只好打起火把,夜間行路,也虧得養精蓄銳多日,此刻尚能支撐地住。
大軍又向西前進了兩個時辰,此刻已是戌時。前面的山路越發狹隘,幾如羊腸小道,魏兵不得不收縮隊伍,謹慎地穿梭在山巖峭壁中。
位于中隊的費曜,在走進這條小路后,卻隱約覺得一陣毛骨悚然……
兩側的山嶺如此高聳,倒像是個適合伏兵的好地方……
說起來,自己派出的斥候,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回來復命了……
就在費曜疑惑之時,前方突有士卒慌慌張張地回來稟報“將軍,前方路上,發現大量血跡!”
“不好!快撤!”費曜立刻驚呼出聲,一股強烈的恐懼感瞬間蔓延至全身。
然而話音剛落,驚天動地的戰鼓聲瞬間響徹山林!
不計其數的漢軍將士突然從山上的巖石后、雜草中探出身子,張弓搭箭,甚至扔下石塊,對著底下的魏軍發起猛攻。
“我乃大漢鎮北將軍魏延,在此久候了!”魏延站在山頭厲聲高喝,親自指揮這場伏擊戰。
“中計矣,快撤!”
費曜由于沒有深入窄道,因此還能及時脫身,就是前隊的近兩千魏軍倒了大霉,在漢軍猛烈的攻勢面前,死傷慘重,僥幸逃出來的,大部分也是身上帶箭,狼狽至極。
由于漢軍大部分皆在山上,想要下山追擊需要一點時間,費曜抓住機會,火速逃離。可就在他慶幸的時候,東面突然喊殺聲大作,一路漢軍奮勇而來,為首一名大將,持矛躍馬,口中怒喝道“錦馬超在此,魏將哪里走!”
原來諸葛亮料定魏軍極有可能來阻截魏延這路漢軍的歸路,因此特意讓馬超不必先回武都,而是繞路接應魏延。那邊魏延也按照諸葛亮的計劃,在要道設下埋伏,兩路漢軍正巧將費曜包了個餃子。
費曜知道馬超親自前來,頓時嚇得魂不附體。可這時后面喊殺聲又近,魏延也領兵追殺而來。魏軍本就驚弓之鳥,見到漢軍兩面夾擊,更是大亂,四處逃命者不計其數。
眼看自己根本喝止不住士卒潰逃,費曜不由得仰天長嘆“我命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