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算上所需糧草輜重,眼下舟船可載士卒不足兩萬人,只怕兵力有所不足!”馬謖略帶擔憂地說道,就怕魏軍的兵力會比漢軍更盛,到時候反倒讓諸葛亮陷入危機。
“事已至此,顧不得許多了!若襄陽落入魏軍之手,援軍再多,也無濟于事!”諸葛亮果斷地說完,隨即環(huán)視帳中諸將,正色問道,“何人愿隨我支援襄陽!”
“丞相,末將愿往!”鮑義第一個拱手道,畢竟關索是他妹夫,他始終無法對襄陽之事無動于衷。
鮑義一個偏將軍當先請命,其余諸將也不好意思落后,紛紛請戰(zhàn)。趙云更是大步出列,高聲拱手道“丞相,此去襄陽必走漢水!云雖不才,但自問熟悉水戰(zhàn),此去襄陽,我定要同往!”
眾將的斗志讓諸葛亮十分滿意,他思慮片刻,立刻做出決定,今日便領一萬五千漢軍,令趙云、吳懿、馬謖、鮑義等人隨行,先走漢水抵達東三郡,然后走陸路前往襄陽。
荊州,襄陽郡,魏軍營寨
且說魏軍首次攻打襄陽受挫,折損攻城器械無數(shù),士卒死傷近五千人,可謂損失慘重。好在魏軍人數(shù)眾多,并未傷及元氣,何況漢軍的死傷肯定也不會少。
兩日后,司馬懿也率兵與張遼匯合,并得知張飛現(xiàn)身一事。司馬懿當下便皺緊眉頭“想不到張飛會在如此要緊之時醒來……漢軍士氣必然大振,這襄陽不易取也……”
“這倒也未必。”張遼冷笑一聲,“張飛畢竟年事已高,大病醒來,焉能全力拼殺?既是仲達領兵前來,我明日便再次領兵攻城!”
“那文遠可需我相助?”司馬懿眉毛一挑,故意問道。
“此番不必勞煩仲達!”張遼淡淡地說道,“倒是丁奉那路蜀軍,還需仲達盯著。我怕夏侯儒與胡驍未必抵擋得住!”
雖然前日自己未能拔城,但也消耗了襄陽漢軍大量的戰(zhàn)斗力,在這個關鍵時刻,就算是張遼也不想借司馬懿的力量,免得別人以為僅靠他一人之力,難以攻下襄陽。
“如此也好。”司馬懿倒是不多說什么。漢軍雖然沖出了荊山,但他們的前方還有魏軍阻攔。襄陽一旦勢危,丁奉那邊一定做不到按兵不動,那么自己何愁沒有大顯身手的機會。
襄陽
同一時段,襄陽城內(nèi)的張飛府邸,眾將正齊聚于此,向張飛匯報軍情。
前番雖然打退了魏軍的攻城,但也是損失慘重,算上重傷不治的,漢軍也陣亡了千余人,另有三百余人傷勢較重,短時間內(nèi)難以再戰(zhàn)。吳班面部中箭,雖然未死,但失血過多,也不得不臥床休息。
“如此說來,城內(nèi)可戰(zhàn)之士,已不足兩千了……”聽完眾人的匯報,張飛的面龐突然一陣抽搐,但他很快也恢復正常,繼續(xù)詢問道,“守備之物,回收得如何了?”
“回大將軍,滾木礌石這些回收了盡七成,但金汁、膏油等物資卻嚴重不足!”關索努力克制情緒,正色匯報道,“來日我軍只怕連火箭都無法準備了!”
看到眾將皆是面帶憂愁,張飛深吸一口氣,也寬慰眾人“有道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張遼第一次全力攻城未果,損失暫且不說,士氣必然大受打擊!你等浴血奮戰(zhàn),已為守衛(wèi)襄陽立下大功!”
“大將軍,今日有士卒來報,說是司馬懿率兵前往張遼營寨!”王宇這時又說道。
“張遼麾下還有萬余士卒,我想他不會主動向司馬懿求援!極有可能是丁奉與王甫的援軍往襄陽趕來!”關索想到張遼前日突然疾速退兵,忍不住分析起來。
張飛對關索的話深表贊同,但他還是沉吟道“但想來援軍順利抵達前,魏軍還會在集中攻城一次!”
這也是關索等人信心不足的地方,襄陽究竟能不能再抵擋一次魏軍的猛攻,實在是個未知數(shù)。
“襄陽西門的吊橋是否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