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鎮守白楊灘的夏侯儒在得到司馬懿的軍令后,立刻魏將胡驍領兵兩千,攻打丁奉留下的漢軍營寨。葛憲與三百蠻兵力守四門,雖然憑著一時之勇可以抵御一時,但絕非長久之計。
好在漢軍營寨與阿頭山相隔不遠,丁奉與王甫及時趕快,率領蠻兵與魏軍交鋒,但司馬懿始終帶著五千魏兵跟在后面,很快便對漢軍形成夾擊之勢。
葛憲和那三百蠻兵因不敢擅自離開營寨,只能先隔著木欄朝魏軍放箭,奈何魏軍后隊離營寨已有一段距離,這種攻擊也收效甚微。
“丁將軍,司馬懿之兵一時難破,不如先將北面魏軍擊潰,以緩我軍之勢!”王甫第一時間對丁奉說道。
“好,便依先生之計!”丁奉當下便找了一面盾牌,頂著魏軍射出的箭矢,與眾蠻兵步行向前。胡驍先前在荊山已經領教過這支漢軍的厲害,眼看他們再次沖向自己,胡驍不免心中緊張,好在司馬懿正配合自己攻擊漢軍的后方,讓他多了點底氣。
司馬懿很快便發現了漢軍的意圖,立刻傳令道“速令胡驍嚴防死守!”
說完,司馬懿親自指揮五千魏兵對漢軍尾部進行包圍式猛攻,跟隨他作戰的魏將樂綝十分勇猛,長矛先后挑翻多名蠻兵,與一眾魏兵浴血奮戰,大大激勵三軍士氣。漢軍缺少猛將壓陣,王甫又是個文人,不能陷陣沖鋒,只能指揮士卒拼命擋住。
可對于魏軍來說,只要胡驍能多拖住丁奉一段時間,司馬懿的主力部隊便能盡可能地殺傷漢軍,到時一定能獲取最后的勝利。而胡驍已經識趣地不斷后退,躲入垓心,避免被漢軍流矢命中。丁奉雖然并力向前,但前隊魏軍始終用盾牌防御,盡可能避免與漢軍血拼,讓丁奉也束手無策。
可就在司馬懿自以為得計的時候,身旁士卒突然發現了些什么,連忙驚呼道“將軍,你看北面!”
尋著士卒手指的方向,司馬懿定睛一看,猛地發現,北面突然濃煙滾滾,那里正是位于白楊灘的魏軍營寨。
“這是怎么回事?”
就在司馬懿震驚又困惑的時候,西面突然喊殺聲大作,一路身穿紅色軍服的士卒全力沖殺而來。
“大漢丞相在此,魏賊受死!”漢軍將士齊聲吶喊,嚇得一眾魏兵肝膽皆裂。
“不好,諸葛亮竟然到了!”司馬懿也是萬萬沒想到諸葛亮竟然到的這般快,急忙傳令道,“速速退兵!”
原來諸葛亮自率兵馬離開漢中后,便命士卒加緊趕路。到達東三郡,諸葛亮命趙云領兵五千,繼續乘船順著漢水而下,前往襄陽。而諸葛亮自己領兵一萬,上岸登陸,命全軍一日要行兩日路程。有丞相親自坐鎮監督,其余將士也不敢怠慢,只顧盡力趕路。
今日一早,諸葛亮率兵走出荊山,在從斥候那里得知魏軍攻打丁奉營寨后,諸葛亮更是心急如焚,火速趕來支援。
前隊的吳懿領兵沖鋒,很快便迎上胡驍這路魏軍。倒霉的胡驍只顧提防丁奉與蠻兵,后方防御力量十分薄弱。魏軍見漢軍增添那么多援兵,瞬間大亂,被吳懿率軍一沖,陣型瞬間潰散,光是自相踩踏者便不計其數。丁奉抓準機會,怒喝一聲,長矛奮起,與眾蠻兵全力沖破魏軍的盾牌防線,瞬間如虎入羊群,殺得魏軍人仰馬翻。
此刻司馬懿雖然想接應胡驍,已是力不從心,王甫見戰局陡然扭轉,立刻令蠻兵與魏軍死拼。看到漢軍全力猛攻,而魏軍已人人自危,司馬懿知道此時以非人力可及,唯有舍棄胡驍,率軍先撤回阿頭山的魏軍營寨。王甫也不分兵追趕,只是協助丁奉殲滅胡驍那路魏軍。
而胡驍面對兩路漢軍夾擊已是毫無還手之力,就在他想辦法奪路而逃時,前方突然殺出數個身形健碩的士卒,看他們打扮,倒是不像普通軍士,更像某位將領的親兵。
胡驍此刻已顧不得這些,只能拼死殺出一條血路。可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