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計其數(shù),青缸劍下更不知有多少亡魂,趙云本人亦是血染征袍,疲憊不堪,身上更是多處負傷。可他的斗志卻絲毫沒有減弱,不擊殺敵方主將,如何肯甘休。
只見趙云高高躍起,朝著李玉擲出手中的青缸劍。但見一道銀光劃過,李玉及其身旁親兵皆來不及反應,便是血光飛濺,青缸劍準確無誤地刺入李玉的脖頸,當場將其擊殺。
“哼……教你等識得我趙子龍手段……”
趙云一招出手,便斬殺李玉,心中亦覺寶刀未老,暢快之余,不覺一陣頭暈目眩,終是年事已高,竟暈倒在船上。所幸趙云的親兵先后趕到,將船奮力劃走。而魏軍那邊因李玉身死,也陷入混亂,一時也顧不上趙云。
而郭淮那邊因為沒有得到魏軍接應掩護,也導致不少士卒來不及乘船逃走,便被魏延、孟琰率領的漢軍亂箭射死,只有郭淮領著不到一千殘兵逃走。渭水河上的漢軍因趙云無力再戰(zhàn),深怕被兩處魏軍夾擊,故而也趕緊把船只劃向南邊。魏延見漢軍阻截魏軍援兵死傷頗多,心中頗為觸動,立刻命士卒搖旗吶喊,并登上魏軍遺留下的船只,擺出一副前去支援的姿態(tài)。
正因為魏延的這個命令,郭淮見岸邊聲勢大壯,己方將士都如驚弓之鳥,因此不敢戀戰(zhàn),匯合了李玉麾下的敗兵后,水流而下,往冀縣而去,方才行了十余里,便遇到魏將董吉領兵三千前來支援。
原來,李玉在與趙云水上交鋒之時,便將消息告知曹真。曹真得知漢軍竟能出現(xiàn)在渭水河上,也是大為震驚。加上斥候回報漢軍又有一路兵馬前往洛門,曹真便知道漢軍今日是鐵了心要拿下洛門,急令董吉再領兵三千前去支援郭淮。
只可惜董吉還是來得晚了一步,洛門終究還是被漢軍攻克,董吉自知此刻殺回,也于事無補,只能無奈地與郭淮一同返回冀縣,向曹真訴說敗報。
漢軍那邊見魏軍退去,則開始撲滅寨中火焰,然后掩埋尸骸,清點傷亡及戰(zhàn)果。此番攻下洛門,漢軍也損折了近三千將士,魏延與趙云皆多處負傷,雖不致命,但短時間內(nèi)已無力征戰(zhàn)。而由于郭淮及時焚燒營帳,漢軍幾乎沒繳獲多少可以利用的物資,尤其是糧草,幾乎顆粒無收。
但無論如何,奪下洛門對漢軍來說一個重大的戰(zhàn)略突破,趙云命眾將士重新安營扎寨,并火速派人向諸葛亮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