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曹操臣子袁渙的族弟,精通儒學。漢末大亂之時,袁徽避難至交州士燮處,荀彧對其也是十分尊敬,屢屢書信往來。朝廷也多次派人請袁徽入朝為官,但袁徽卻請愿在交州做一名隱士,先后婉拒朝廷的任命。
提及往事,袁徽不由得神色黯然,長嘆道:“當年天下將亂,我已交州為世間凈土,故而到此。未曾想中原殺伐尚且不夠,交州又大起兵戈,乃至生靈涂炭,狼煙遍地,實不忍見矣!”
“廟堂之官,利欲熏心,但若不行仁道,焉能久存?如武安君戰功赫赫,亦知其長平殺降之罪足可一死!”袁徽說到痛心之處,更是連聲感嘆,也不管眼前這個蠻王聽得懂還是聽不懂。
袁徽一番話,倒也讓關索默然不語。他多年來布局交州,無非是為了攪亂東吳后方,好讓季漢從中取利。但正如袁徽所言,原本太平數十年的交州,也發生了規模空前龐大的戰亂。而關索此行的目的,更是讓交州越亂越好……
當然關索也知道,此舉必然會導致不計其數的軍民枉死交州……
“漢末三國本就人口銳減之亂世,婦人之仁又有何用?倒不如早日一統天下,結束戰亂!”但關索早已下定決心,自己堅持的道路和夙愿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
不過袁徽最后提到白起之事,卻讓關索不是滋味……
快速平復一下情緒后,關索又問袁徽的兒子:“這前方郁林郡,可有戰事?”
“回番王,小人前日途徑潭中時,聞知士徽大將甘醴抵擋不住吳軍,已然退守潭中。”袁子趕緊恭恭敬敬地說道。
“已經退到潭中了嗎……”得到有用的情報,關索精神不由一振。
“你們兩個漢人既是坦誠,本王自當有賞。”關索淡淡地向袁徽父子說完,便喚來了前日為大軍引路的夷民向導,通過蠻兵向其告前方已經用不到他,只是返家途中,要把袁徽一家順利帶出叢林。
快速安排完事情后,關索不再耽擱,領兵往潭中而去,很快便留下了一臉詫異的袁徽父子。
“也不知是哪里來的蠻夷,為何要去交州?”袁子十分不解地連連搖頭。
“從北而來……必是五溪蠻夷……”一念至此,袁徽更是長嘆一聲,“只怕交州再無寧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