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從馬上摔落的士卒,奮勇起身,撿起兵器再次投入戰斗。漢軍終究兵力劣勢,憑著一時之勇雖能堅持,但很快便落入下風。
“張遼,我來會你!”形勢危急,周倉立刻拍馬舞刀,直奔張遼而去。反正他今日也無法脫身,如果能和張遼同歸于盡,便再好不過了。
而張遼也正想擊敗周倉,重挫這路決死漢軍的士氣,當下也迎了上去。兩個六旬老將,皆和關羽頗有淵源之人,雙刀并舉,兩馬盤旋,轉眼便殺得不可開交,刀鋒地撞擊聲不絕于耳,火花更是時時飛濺。
周倉雖然武勇了得,但張遼可是魏國數一數二的猛將,三十余年的沙場拼殺,無論經驗與刀法更在周倉之上。三十回合之后,周倉逐漸招教不住,越發吃力。
“周倉,汝非我敵手,快快下馬投降!我念云長之面,饒你一死!”張遼一面全力猛攻,一面高聲大喝。
“呸!我殺不了你,難道不會去殺魏兵嗎!”周倉大罵一聲,隨即賣個破綻,轉馬而走。張遼正欲追擊,忽然左側閃過一個白色身影,隨即傳來一聲弓弦響動。張遼轉頭看時,但見一個騎著高大白馬的武將,正從不遠處向他射出箭矢。
“關索!”
張遼頓時一驚,趕緊將身子往后一仰,那箭矢貼著腹部鎧甲,呼嘯而過。可張遼尚未起身,右側又響起一聲嘹亮的弓弦聲。張遼憑著自己的經驗,從聲音的強弱判斷此弓定為三石硬弓,目標多半還是自己。
一念至此,張遼將身子猛地一翻,跳下馬去。說時遲那時快,張遼的盔纓幾乎在同一時間被一箭射落。
“可惜!”在右側放箭的,正是關興。他見漢軍將士陸續登船,便不顧王甫勸阻,單人匹馬,來助周倉殺敵。可魏軍人數眾多,重騎兵已然將漢軍將士團團包圍,關興根本無法殺入重圍,只能遠遠放箭。他見張遼下馬,難以瞄準,便只有全力射殺魏兵。
“關索,還我父親命來!!!”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響起一聲咆哮,原來是司馬懿率領五千魏軍步卒趕到。而一直跟隨司馬懿的偏將軍徐蓋得知關索在前方,便想起父親徐晃之死,隨即向司馬懿討得將令,率兵上前交戰。
可徐蓋尚未臨近,關索便急忙調轉馬頭,往岸邊而去。而周倉見魏軍大隊人馬已到,便立刻對陣外的關興大叫道:“三公子快快登船,莫要管我!”
“休要走了關興!”張遼此刻也注意到在陣外放箭的關興,急命重騎兵上前交戰。
事已至此,關興自知無力救出周倉,唯有雙目垂淚,仰天狂呼:“倉叔恩情,此生不忘!關興去矣!”
帶著無盡的不甘,關興調轉馬頭,往南疾馳而去。謝金帶著蠻兵急忙上前接應,放箭阻敵,掩護關興登上小船。
“三公子,保重!”
看到關興平安離去,周倉臉上終于露出一絲安心的笑容,隨即大怒吼一聲,再次揮刀與魏軍展開血戰。然而魏軍已聚集了七八千之眾,屠戮不滿千人的漢軍,豈非易如反掌。漢軍將士雖然拼死鏖戰,但終究免不了盡數覆滅的結局。只是自始至終,并無一人屈膝投降,全都奮戰到最后一刻。
周倉深陷魏軍重圍之中,戰得久了,體力早已不支,架不住魏兵四面八方撲來,腿上中刀,背上著箭。但周倉仍是大呼大喊,瘋狂地掄動大刀,黝黑的面龐因魏兵飛濺的鮮血,幾乎看不清本來面目。駭人的模樣加上驚人的斗志,殺得魏兵膽戰心驚,搶首級爭攻的念頭,也消了大半。
而司馬懿見漢軍其余將士已坐船離去,即使放箭也無法造成殺傷,當下便對周倉更為惱恨。他命士卒全部后退,只讓弓弩手上前,將周倉圍在中間。
周倉自然知曉司馬懿意圖,但他此刻已是傷痕累累,渾身上下血流不止,再無一絲力氣。只聽“當”的一聲響,周倉手中的大刀終于緩緩跌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