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周倉陣亡,留在漢水北岸的漢軍全數覆滅,魏軍士卒戰馬同樣有不少損折。得知其余漢軍坐著船只前往襄陽,司馬懿立刻命魏軍在河畔等候。他前番已交代過夏侯儒,從水路抵達襄陽后,便派人坐船返回,與大軍取得聯系, 到時候必會有船只助魏軍前往襄陽。
然而這時,徐蓋突然找到司馬懿,略一猶豫,徐徐開口道:“驃騎將軍,末將適才覺得……那個騎白馬的并非關索。”
司馬懿聞言一驚,厲聲說道:“此話當真?軍中無戲言!”
“末將當年曾與關索在襄陽交戰, 自然忘不了他的相貌!”畢竟是殺父仇人, 徐蓋憤憤地說道, “那人身材并不如關索高大,且從遠處看去,面相與關索多少有些差異……”
張遼這時也策馬而來,正色道:“仲達,我亦覺得其中有些蹊蹺!那人雖然騎著關索的戰馬,用著關索的大刀,但始終遠離我軍,不敢上前交鋒!此絕非關索往日作風!”
“適才那人對我釋放冷箭,但其射術堪稱平庸,絕不是關索手段。”張遼說到這里,語氣不由得更加肯定。
“難道有人在冒充關索……”聽到張遼這般分析,司馬懿也是蹙眉沉思,“倘若如此,關索又在何處……”
想到秦朗奪取襄陽太過順利,司馬懿隱約覺得關索似乎在醞釀什么陰謀,急命士卒火速去催促船只。如果漢軍從襄陽撤離,那自然無虞, 倘若反攻襄陽, 則不可坐視不管。
而李嚴與吳班率領剩余的近六千漢軍, 全速劃船,很快便抵達襄陽城北面的漢水河畔。而夏侯儒那路魏軍因為今日南風大作,淯水河面上波浪湍急,不敢冒險劃船前進,故而幾乎與漢軍同一時間抵達。得知漢軍從北面接近襄陽,夏侯儒只帶了一千五百士卒,不敢冒險上前,故而打算繞到襄陽東面,進城支援。
襄陽城墻上,魏軍士卒早已注意到漢水北岸的交戰情況,也第一時間通知秦朗。考慮到襄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價值,秦朗沒有率兵出城迎敵,而是令四門緊閉,并拉起除北面繩索斷裂的三座吊橋。
襄陽北面城墻上聚集了一千五百名魏兵,人人手持弓弩,嚴陣以待,北城門后面也安排了五百魏兵,用來抵住城門, 以防漢軍強攻。剩下千余魏兵, 則在東、西、南三面守衛,以防不測。
很快,陸續登船的漢軍來到襄陽城下,只見城墻上盡是魏軍旗幟,蒙在鼓里的許多將士方才知曉襄陽易主,皆是臉色大變。秦朗則是得意地站在高處大笑道:“汝等蜀軍聽好,我乃大魏驍騎將軍秦朗,現已奪了襄陽!我饒汝等性命,此時不逃,更待何時!哈哈哈!”
秦朗出言如此囂張,漢軍將士皆是大怒,可王甫則十分冷靜地內心思忖:“聽秦朗之言,他尚未識破二郎君之計!”
想到這里,王甫當即對李嚴說道:“將軍,請傳令攻城吧!”
“……罷罷罷!事已至此,我也豁出去了!”李嚴氣得重重手中長矛往地面一擊,實在不甘心就這樣受關索的擺布。
可他也清楚,若是想讓自己此次貿然北進、損兵折將的罪過小一些,唯有奪回襄陽這一條路。
“諸位!秦朗麾下之兵遠不如我軍,安能守得住襄陽!”李嚴在馬上大聲激勵漢軍將士,“何況關索將軍已設下妙計,我等此時強攻,必能殺敗魏賊,奪回襄陽!”
李嚴說完,當即將手中的長矛向襄陽一指:“全軍向前!攻克北門!”
“弟兄們!進攻!”謝金首當其沖地吶喊起來,指揮蠻兵攻打襄陽。他從何猿那里得知關索的計策后,雖然也認為關索這一次行事太過瘋狂,但他跟隨關索多年,對關索的智謀十分佩服,故而相信關索此計定能成功。
四千蠻兵當先出戰,一千蠻兵舉起盾牌,一千蠻兵手持弓弩,交錯列隊,快步逼向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