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動了投降之念的李嚴,此刻內心的憤怒與不平已如燎原之火熊熊燃燒。人往高處走,他李嚴既然在季漢受了許多窩囊氣,那也沒必要繼續效忠了。何況大漢眼下雖然風頭正盛,但終究不滿三州之地,如何耗地過占據九州有余的曹魏。只要關索一死,除了年近半百的諸葛亮, 其余之人又豈是曹魏眾臣的對手。
“罷罷罷!我身為鎮南將軍,連一孺子都無法節制!”李嚴用力地將馬鞭往大腿上一拍,終于下定決心,猙獰地說道,“既是圣上與丞相如此不信任我,也莫怪我不忠了!”
不再有任何遲疑后, 李嚴果斷地對韓龍與龐會說道:“你二人即刻啟程,至于關索,我自有辦法將他騙往山都!”
韓龍與龐會當即大喜,立刻辭別李嚴,繞路前往山都縣。既然李嚴站在他們這一邊,那么關索豈有不上鉤的道理。
待到二人遠去后,李嚴的幾名親兵皆是面面相覷。他們跟隨李嚴多年,全部都是他的死忠,雖未娶妻生子,沒有顧慮,但事關降魏大事,幾個人都是心存疑惑,不知道這條路到底可不可行。
“將軍,司馬懿之言當真可以輕信嗎……”一名親兵實在忍耐不住,小心地看著李嚴,低聲說道。
“曹魏為籠絡益州人心,只要我前往投靠,自然會受到重視,不必留在此處受氣!”李嚴的臉上卻是沒有絲毫的猶豫,其實他早有降魏之念,絕非一時沖動, 很多事情他都已經所有思量。
不過李嚴此話倒也不差,歷史上的黃權在夷陵之敗后投降曹魏,便受到曹丕的賞識和器重,不僅加官進爵,還曾與曹丕同車乘行。黃權多年后甚至還官拜曹魏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可謂風光無限。
李嚴這時又對一名自己最為信任的親兵說道:“待我寫好一封書信,你便火速返回成都,將其交給我兒,使其盡快離開成都!”
叛逃乃是可以夷滅三族的大族,而李嚴發妻病故多年,家中雖然小妾婢女極多,但真正讓他掛念的親人,唯有獨子李豐,眼下正在成都擔任議郎。故而李嚴需要讓李豐在事情暴露前,盡快攜帶一些錢財逃離成都,好使自己香火不絕。
其實李豐也已經娶妻生子, 但李嚴認為李豐還十分年輕, 到了魏國仍有機會再娶,何必因此丟了性命。
此刻, 荊州,襄陽郡,山都縣
“韓龍已被我斷去右臂,你二人刺殺我一事,現已失敗。”大局已定,關索緩緩松開了龐會,憑自己的武藝,不怕讓他逃了。
而龐會站起身子,卻是漲了紅怒罵道:“關索你休要得意!此番雖然殺不了你,但大魏之人想殺你何止一人!早晚必取你性命!”
龐會這話倒是不假,關索征戰多年,斬將殺敵,雖是為國立功,但也結下了無數仇家。他自己也深知這一點,每每想起,都覺得是一大隱憂……
“若是日后大漢一統天下,也許他們才是我關索真正的敵人……”關索心中時常對此感嘆。
歷史上的淮南第三叛,諸葛誕與文欽一同起兵反抗專權魏國的司馬昭。可諸葛誕卻內訌處死了文欽,也導致文欽之子文鴦一怒之下投降魏國,軍心大為震怖,降魏者極多。諸葛誕最終因此敗亡,三族盡滅。而諸葛誕的外孫司馬繇一直怨恨文鴦,也擔心文鴦會因文欽之死遷怒自己。故而八王之亂時,司馬繇先下手為強,誣陷文鴦謀反,致使文鴦遭到三族夷滅之禍。
天下一統,對于君王自然是好事,對于尋常士卒與百姓,也可以免受戰亂之苦。但是對于一些文臣武將,反而會有危機,就算不兔死狗烹,也會面對仇家的報復。
不過關索知道眼下還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他當下厲聲喝問道:“想來李嚴也與你二人同謀,是也不是?”
“哼!”龐會卻是冷笑一聲,豈會將這等大事透露給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