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營扎寨,是大軍最為忙碌,且防御最為薄弱的時候。為了防止敵方發動突襲,己方通常會盡可能地在遠處安營扎寨,除非兩邊兵力差距極大。
而魏軍區區五千人就敢在街亭北面五里下寨,顯然不把城內漢軍放在眼里。在城墻上看到魏軍將士忙碌的身影后,王平頓時好生疑惑。
“將軍, 何不趁魏軍安營之時,一舉殺出?”一名偏將軍忍不住向王平提議道。
“丞相曾告誡我,姜維足智多謀,他如此行事,必有準備!”王平卻是果斷搖頭道,“我等尚不知魏軍此行的真正目的, 只需將此事告知丞相,守好街亭便是!”
街亭距離冀縣不過兩百余里,王平派出的信使晝夜疾馳,第二日便將軍情送到了諸葛亮手里。聞知魏軍入寇涼州,諸葛亮面色微變,但并沒有顯得十分震驚。
“魏將費曜與姜維領兵五千抵達街亭,我當親往救之!”諸葛亮召集眾將后,當下說出自己的決定。
“此事何勞丞相出馬,我愿領兵前往街亭!”平西將軍袁綝突然出列道。
“丞相,費曜不過五千余人,或許只是一支疑兵。”剛剛晉升為后將軍的吳懿也忍不住勸道,“我恐曹真會另派大軍南下襲取漢中,丞相深為三軍統帥,不如坐鎮天水,統籌軍馬,靜觀其變。”
“姜維雖擅用兵,但丞相也不必輕視我等,不才也愿前往街亭!”揚武將軍鄧芝同樣出列請戰。
“諸位之言雖好,但我前往街亭, 亦有目的!”
諸葛亮微笑著擺了擺手,隨即下令。自己親自帶著袁綝與五千漢軍,立刻出發前往街亭,三日后順利抵達街亭。魏軍斥候遠遠地看到“漢丞相諸葛孔明”的中軍大旗后,立刻回寨稟告費曜。
“既是諸葛亮來了,我等便可退去。”費曜當即傳令三軍,火速拔寨啟程,撤回雍州。
“后將軍,維愿領精銳騎兵斷后,順便看看來的是否真是諸葛亮。”姜維這時提議道,他們此番前來街亭的目的,便是查清諸葛亮是否真在涼州,順便排查汧縣至街亭一帶的隱患。而曹真認為姜維當日曾屢敗漢軍,諸葛亮擔心旁人無法應對姜維之謀,必會親自迎戰。
“此話倒也不差!”費曜微微點頭,“單憑旗幟不足為信,恰好軍中尚有見過諸葛亮的軍士,我便一并撥給伯約!”
“多謝后將軍!”姜維不由大喜。
魏軍此次前來本就做好快速撤退的打算,故而營寨只是草草搭建,很快便能全部收拾完畢, 裝車運走, 魏軍隨即大舉北撤,只有姜維領著五百騎兵徐徐在后。當年諸葛亮率軍攻打涼州,也曾親自領兵在冀縣城下牽制曹真,他的音容相貌,很多魏兵倒也熟悉,不少人此刻就在姜維身旁。
而諸葛亮那邊得知魏軍退走,臉上不由露出一絲神秘的笑容。
先在街亭城外與王平相見后,諸葛亮便決定親領兵馬,前去追擊魏軍。袁綝則急忙勸道:“丞相,有道是‘窮寇莫追’。魏軍此次行事怪異,或早已備好伏兵,丞相豈可親自領兵追擊?”
“無妨!我自會小心提防!”諸葛亮卻毫不在意,領著五千兵馬,往北而去。一路上,諸葛亮命斥候多往道路兩旁的山林探查,排查伏兵蹤跡。
未行十余里,斥候便有發現,立刻回來稟報道:“啟稟丞相,前方五里出現一隊魏軍騎兵,約有五百余人。”
“好!繼續哨探前方可有伏兵!”諸葛亮并不感到意外,而是繼續率領五千漢軍,謹慎前行。
很快,漢軍果然遇到斥候所說的那支魏軍騎兵,對面的帶頭將領正是姜維。看到漢軍大舉前來,還高舉丞相大旗,姜維立刻策馬向前,高聲叫道:“敢問來者可是諸葛丞相?”
“你是何人,速速報上名來!”漢軍陣中,袁綝也出馬大喝道,“尋常之人,也配讓我們丞相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