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斗艦全部損毀,五十艘小船只剩下二十七艘,遺失兵器、鎧甲、旗幟、輜重不計其數。
“我軍方才進入荊州,便遭到此等慘敗,我有何面目再見大王!”全琮憤恨地將頭盔擲于地上,氣得咬唇出血。雖然自己麾下吳兵仍遠多于寇封,但經此一敗,吳軍士氣大衰,想要奪取公安,已是天方夜談。
這時,前往公安的斥候也回來稟報,說看到公安城外又三條溝壑,既寬且深,唯有城北城門附近有路可以進城。得知公安防御如此森嚴,全琮長嘆一聲,只有將此地軍情如實告知孫權,等待下一步的指令。
而孫權方才抵達江陵渡口,尚在高興江陵以南并無水軍駐守,卻忽然聞知全琮敗報,當下氣得幾乎發抖,大罵道:“寇封匹夫,竟這般奸猾!”
由于全琮性格恭順,待人謙和,因此和諸將的關系倒是不錯。陸遜擔心孫權過于苛責全琮,當下出言道:“大王息怒!寇封竟會將鐵錐藏于水中,此法聞所未聞,無怪全子璜中計!”
朱然等人皆是相勸,孫權細細一想,也覺得就算自己統兵,也不會料到漢軍會如此阻擊東吳戰船,而且奪取油水,水路并進是孫權的主意,全琮已經做得足夠謹慎,實在沒有辦法過多責備。
“只是看寇封之舉,莫非其早有防備?”孫權不由得沉聲道,他顯然已經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大王,末將愿領一支兵馬前往夷陵,夷陵若沒有蜀軍,定能一戰可得!”朱然當即請命拱手道。
孫權不由得將目光轉向陸遜,陸遜也深表贊同,如果要奪占江陵,拿下夷陵,阻斷季漢從益州來的援兵便至關重要。孫權也同意朱然所請,命他領兵一萬,沿江而上,前去奪占夷陵,只是一定要謹慎行事,留意夷陵城內是否有漢軍屯駐。
可就在朱然領兵離去沒多久,城北突然有吳軍斥候到來。原來是高壽從漢水抵達當陽以東,卻發現章山以立起魏軍營寨。高壽心中一驚,連忙命斥候往當陽查探,果然發現當陽城上已樹立起魏軍旗幟,城南還立有魏軍營盤。既是魏軍奪了當陽,高壽不敢莽撞,只能先將此事告知孫權,自己則在漢水河畔待命。斥候在江陵東北方向的隱蔽之地躲了數日,終于等到孫權率大軍抵達江陵。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