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魏兵前來,那六名吳軍斥候立刻翻身上馬。然而魏軍斥候轉瞬即至,為首那名什長出馬高聲道:“來者可是江東之人?”
“正是。”領隊的吳軍伍長也大聲回應道,“不知足下有何見教?”
“大司馬早就料到東吳會派人前來當陽!”那什長呵呵笑道,“諸位既已到此,不妨隨我等進城,大司馬想來定有話要詢問!”
聽到這話, 幾個吳軍斥候不由得面面相覷。伍長則趕緊說道:“我等身負軍令,豈敢妄為?這便告辭!”
言畢,伍長即刻帶著無名斥候,轉馬離去。可就在這時,身后突然響起“嗖”的一聲清脆之響。
五名吳軍斥候尚未反應過來,卻聽到他們的伍長“啊”的一聲慘叫,從馬上直直地栽了下來, 后心不知何時,竟插上了一支細長的雕翎箭。
五人皆是驚恐地轉過頭去,卻看到魏軍之中的一名伍長手持角弓,想來此箭定是出自他手。而那什長則是厲聲高喝道:“降者不殺,爾等休想逃走!”
魏吳尚在聯手狀態,五名吳軍斥候哪里想過魏軍會突下殺手,不由驚恐地叫道:“撤!快撤!”
好在他們已經翻身上馬,全力奔逃的話,魏軍應該追不上來。而那什長豈會放過他們,立刻率領魏軍斥候從后追擊。
吳軍奔逃十余里后,忽然看到南面、西南、東南三個方向響聲大作,三員魏將各自領著五十騎,沖鋒而來。
“吳兵休走!降者不殺!”
三員魏將皆是齊聲高呼,嚇得五名吳軍斥候皆是不知所措。由于領頭的伍長已死,他們缺少領頭羊,行動難免不一。其中兩人急忙往東奔逃,卻依舊逃不出魏軍的掌心,魏將喝令身后騎兵亂箭齊發,轉眼便將二人射死于馬下。
另外三名斥候則不敢逃竄, 下馬請降, 成了魏軍的俘虜。三員魏將匯合之后,帶走了遺留在地上的箭矢、馬匹與吳兵尸首,押著三名斥候往北而去,很快也與那一什魏軍斥候相遇。
“參軍,吳軍斥候兩死三降,不曾逃走一人。”其中一名魏將正色向那什長說道,“戰場都已清掃完畢,不曾留下一點痕跡!”
“好!諸位將軍辛苦了!”那“什長”點頭笑道。
“參軍,征西將軍這是何意,為何對這群斥候如此大費周章?”另一名年輕“魏將”則是十分不解地問道。
這些哪里是什么魏軍,全是穿著魏軍服飾的漢軍將士罷了。那什長乃是參軍馬忠,放箭的伍長乃是關興,三名魏將分別是丁奉、趙統與謝金。關索料到吳軍得知魏軍派斥候前往江陵,定會心中生疑,心懷鬼胎的他們,本來就是互相算計且提防的狀態。何況魏軍剛剛奪了當陽,吳軍一定擔心魏軍來日會乘勢奪取江陵。
因此, 關索命丁奉等人兵分三路, 提前埋伏好,專等前往當陽哨探的吳軍斥候過去, 再來一圍堵截擊,就可以將這些斥候一網打盡。想來此刻朱桓仍舊蒙在鼓里呢。
將吳軍的三名斥候帶回當陽后,關索心中甚為滿意,親自審問那三名吳軍斥候。三名吳軍斥候這時才知道當陽內的全是漢軍將士,而統兵之人正是讓東吳十分忌憚的關索,皆是嚇得臉色煞白。
關羽死于東吳之手,江東之人誰不知曉,畢竟劉備因此而發動了一場大戰。而關索身為關羽之子,想來對東吳更是恨之入骨。看到關索那張要殺人的臉后,三名斥候老老實實地將自己知道的軍情告知給關索。
“如此說來,吳軍尚在大舉制造攻城器械,我軍時間相對充裕……”關索聽完斥候們的話,不由得低頭思忖道,“在江陵城北的,是那個心高氣傲的朱桓嗎?如此倒也是個機會……”
片刻之后,關索猛地抬起頭顱,沉聲威脅三人:“你三人可想活命?”
“小人們已投降,懇請將軍高抬貴手!”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