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的三百騎兵分成十列,眼看就要從南面突入漢軍陣中。僅在南面外圍抵擋的數百刀盾兵與矛戈兵皆是面如土色,不知騎兵殺到時,自己該如何抵擋,一些士卒甚至不由自主地往后退縮腳步。
“唉,完了……”在南面負責指揮的李鴻長嘆一聲。身為魏國降將的他,并非膽氣十足之人,如何能率領將士拼死向前,如果放箭仍無法阻止吳軍騎兵沖鋒的腳步,后果可想而知。
“吳狗休要猖狂!”
可就在這時,漢軍之中忽然響起一聲暴喝,只見趙和挺矛縱馬,獨自一人沖殺出陣,直面東吳的三百騎兵。李鴻頓時看得目瞪口呆,趙和此舉,豈不是白白送死。
然而一些久在江陵的漢軍將士則是面露悲憤。他們知道趙和之父趙累十年前死于吳軍之手,今日做出與吳軍拼命的舉動,倒在情理之中。而趙和雖然性子急躁了一點,但為人忠厚,遇事不茍。更兼他當年在江陵作為內應,助漢軍里應外合重奪江陵,功勞顯著,卻從不以此為傲,故而趙和在那些出身貧寒的將士之中甚得人心。一想到他即將為國捐軀,一些士卒竟不由得眼眶泛紅,落下淚來。
指揮吳軍騎兵的陳脩與蔣休看到趙和獨自殺來,立刻指揮眾騎兵挺起長矛,全速沖鋒,十列縱隊不斷靠攏。如此一來,就算趙和武藝如何高強,在戰馬的高速對沖之下,絕對無法脫身,也就必死無疑。
就在吳軍騎兵就要沖到自己面前時,早有準備的趙和突然猛地將韁繩一拉,胯下的戰馬立刻長鳴一聲,飛快地減緩速度,并將身子高高立起。不遠處的幾名東吳騎兵本欲挺矛刺去,見此情景,不由一驚,不知該往何處刺擊。
而趙和卻趁此機會,從左側飛身下馬,單膝跪地,一面接著戰馬高大的身軀掩護自己的右側,一面朝左側全力掄動手中的長矛。
“喝啊!!!”伴隨著趙和的咆哮,鋒利的矛尖掠過東吳騎兵的馬腿,為首的兩匹戰馬頓時吃痛,往前撲倒在地。因此沖刺的慣性,上面的騎兵被摔飛老遠,重重地落在地上,幾乎摔至骨折,未等他們起身,后面的騎兵來不及停住腳步,很快便將他們踩著肉泥。
趙和一擊得手,心中大喜,長矛在手中瘋狂地來回掄動,專攻騎兵馬腿,轉眼又撂倒數匹戰馬。戰馬龐大的身軀橫臥在地上,絆倒身后來不及剎車的騎兵,由此引發的混亂,也使得許多騎兵不得不減速乃至剎車,兩側隊列的騎兵又不敢孤軍沖入漢軍陣中,也先后放慢速度,吳軍沖鋒的勢頭,也得以減弱。
突然,趙和身旁響起一聲悲鳴,原來右側的吳軍騎兵本想猛攻趙和,卻被那匹戰馬擋著。情急之下,吳兵便亂矛突刺,瞬間將趙和的戰馬刺翻在地。
趙和則眼疾手快,趁著那馬未曾壓倒自己,往前一個翻滾,躲了過去。可如此一來,他便再無任何屏障護體,兩側全是疾馳而來的東吳騎兵,人人挺起長矛,陳脩與蔣休一左一右,兩柄長矛當先刺來。
無路可退,無處可避,趙和自知命不久矣,但他豈有一絲畏懼,怒吼一聲,右臂圓掄,將手中的長矛奮力朝左前方擲出。陳脩當下大驚,連忙側身閃過,身后的一名吳兵則倒霉地成了替死鬼,胸口被長矛刺中,落馬而死。
親手擊殺一名吳兵,趙和正欲大喊一聲“痛快”,腹部忽然傳來一陣強烈的沖擊與劇痛,蔣休趁他沒有兵器,狠狠一矛將其刺穿。趙和的身軀直接被撞飛了出去,無力地癱倒在地,仍由東吳戰馬從他身上無情地踏過……
“趙將軍!”看到趙和陣亡,許多漢軍將士皆是悲呼出聲。就在這時,丁奉終于從前隊趕來,也是惱恨自己來遲一步,當下氣憤地翻身下馬,大吼道:“長矛在前,刀盾弓弩在后,隨我與吳軍決一死戰!”
就在趙和沖鋒之際,輔匡快速挑選位于漢軍方陣南面的一百長矛兵、一百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