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索久在軍中,已十分清楚弓弩之間的優劣。弓成本便宜、射出的箭矢更加穩定且射速極快,但對于使用者臂力要求極高,操作也有一定的要求。便是關索麾下的蠻軍將士,能拉開兩石弓的人也不多,更不用說三石強弓,整個季漢都只有幾個武藝高強的大將可以使用。
而弩雖然成本較高,但操作簡單,適合新兵。由于可以將填箭、射擊分開進行,使用者通過腳踩弩臂、雙人合作等方式,可以利用雙手拉弦,如此便可使用拉力遠勝角弓的硬弩。陸遜軍中有三千張三石硬弩,也在情理之中。
但弩箭因為尾羽做工不如弓箭細致,導致弩箭的飛行并不穩定,故而弩箭大多只能采用平射,最多是小角度的拋射,這也使得弩箭很難避開前面的障礙物。
明白這一點的關索,已提前知會過馬忠與鄧艾。眼下二人親自挽著一面盾牌,來到漢軍西側,一面往東撤退,一面注意吳軍情況。眼看吳軍前隊距離漢軍已不過七八十步,二人也打起十二分精神。
漢軍已經進入吳軍三石弩的射程范圍,陸遜并沒有急著進攻,想必是在等待機會。
“馬,馬參軍,吳軍弓弩不發,其意定是為了利用三,三石弩之威力,射穿盾牌,殺傷我軍前,前隊乃至中軍將士,不,不得不防!”鄧艾看到吳軍越來越近,連忙對馬忠說道。
“此言甚是!”馬忠當即將手中紅旗一指,讓部分刀盾兵護住位于中軍的弓弩手。這些弓弩手尚有一些彈藥,只是絕大部分按照馬忠的指示,只是搭箭上弦,唯有零星箭矢,放箭阻擊陸遜從西面來的兵馬,但殺傷十分有限。
“蜀軍箭矢雖少,難保不是詭計!”可陸遜絕非魯莽冒失之人,當下十分謹慎地高聲道,“傳令全軍做好防備,不可只顧追趕!”
眼看陸遜的兵馬幾無破綻,不斷逼近,馬忠當下額頭滲汗,暗想:“眼下陣中弓弩手兵不滿千,縱然亂箭齊發,也無法撼動陸遜……”
“弓騎兵尚隨關將軍與孫權交戰……若是能用元戎弩……”
馬忠想到六十架元戎弩還有一輪齊射,只是關索特意強調,這最后一次進攻,必須由他親自指揮,眼下時機未到,這讓馬忠不由得萬分焦慮。
如果三千張三石強弩繼續靠近,自己又該如何抵擋?
“罷罷罷!關將軍命我擋住吳軍的第一波箭雨,我盡力便是!”一念至此,馬忠也不去多想,全力應付即將到來的吳軍。
由于陸遜麾下兵力極多,故而他命全軍將士盡可能擺開陣型,宛如一股波浪襲來,到時便可從西、北兩面猛攻漢軍。關索適才已經注意到這一情況,便從輔匡那里調來千余刀盾兵,與蠻軍一同到西面防備,且全部聽從馬忠的指揮。
而陸遜在馬上反復觀察漢軍的陣型后,忍不住感嘆道:“關索無愧少年名將,蜀軍雖然撤退,但其陣不亂。若不能再向前靠近,我軍弓弩也難以將其重創!”
本來陸遜以為距離漢軍六十步時,便可以令三千張三石強弩集體射擊,現在看來,至少要四十步以內。
只是陸遜卻注意到孫權與孫奐這兩路吳軍陣中不斷傳來士卒的慘呼,追擊漢軍的路上,反倒留下了許多吳兵被踩得不成人樣的尸體,這讓陸遜不由得更加驚訝,漢軍的戰斗力竟然如此驚人?
很快,孫權那邊的斥候又飛馬告知陸遜,請他火速猛攻漢軍。就在陸遜猶豫之際,兩側吳軍將士皆響起一陣驚呼。原來是孫權陣中那面吳王大纛突然掉落,陸遜當下猜到是漢軍箭矢所為,心中不由一緊。
“強弩出陣,盾牌掩護,放箭!”陸遜果斷將手中寶劍一揮。事已至此,他也無法再隱忍不發,必須采取行動,緩解孫權那邊的壓力。
這就是為什么關索一定要率領弓騎兵猛攻孫權率領的那路吳軍、甚至他親自冒險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