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謀定后動,歷史上無論是夷陵之戰還是石亭之戰,都是讓對手一步步掉入自己的陷阱,然后收網圍殺。但戰爭有時會有勢均力敵、計策難以料中的情況,無論是某個戰場還是整個戰局。面對這種情況,候陸遜則會偏向保守,不會冒險行事,這點倒是和諸葛亮很像。
袁紹在界橋之戰中身先士卒,冒著箭雨指揮反擊,這才化險為夷,逼退公孫瓚的兵馬。烏巢之戰,曹操在即將兩面受敵之際,更以自己性命做賭,終于在身后袁兵抵達前,一舉攻克烏巢,焚燒袁軍輜重,一舉扭轉了官渡之戰的不利局面。
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如果陸遜今日也能像袁紹與曹操一樣,以命做賭,以此激勵全軍,吳軍或許仍有勝算。
但關索相信陸遜做不出來這種事,或許是因為身為東吳重臣,也或許是因為肩負江東陸家,使得陸遜有更多的顧慮。生死關頭,陸遜實在無法像關索一樣把性命置之度外。
“全軍向南,速往江陵渡口而去!”
最終,陸遜還是沒有做出讓關索意外的選擇,十分無奈地下達了退軍的指令。而許多吳軍將士面對英勇無畏的漢軍,早已心生退意,趕緊先后從戰場上撤下。為了防止漢軍乘勝追擊,陸遜親自指揮眾士卒往南撤退,一面面盾牌不斷架起,抵擋漢軍刀箭的同時,艱難地朝后退去。
“終于……”看到陸遜果然退兵,筋疲力盡關索不由得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神經稍稍放松,他都快覺得自己的右臂失去知覺,今日幾乎殺了整整一天,在這樣死斗下去,漢軍即便能勝,傷亡也會十分慘重。
今日這一戰,重創吳軍的目的基本已經達成,關索實在沒必要和吳軍打得兩敗俱傷,讓曹魏白白占了便宜。既然陸遜知難而退,關索也不會將他逼急,隨即高聲喝令道:“全軍列陣,弓弩待命,有序往江陵而去!”
而孫權看到陸遜退兵,也是仰天長嘆,他明白陸遜已經看不到勝利的可能。而自己麾下的吳軍將士在面對英勇奮戰的漢軍,早已沒有最初旺盛的斗志,再這樣斗下去,兩萬余名吳軍極有可能全數葬身于此。
只可惜夷陵的朱然短時間內無法趕來,有那一萬吳軍在,定能扭轉戰局,大敗關索。
帶著這樣的遺憾,孫權也放棄了漢軍決一死戰的念頭,帶領吳軍往南退走。漢軍將士得到關索的命令,也不去追趕攻擊,所有軍馬合兵一處,火速往江陵方向而去。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