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初冬已經開始晝短夜長,兩日后的卯時,江陵城外依舊一片昏暗。不過在江陵城墻上守衛的士卒卻沒有因此懈怠,不少被關索安排站崗南面城墻的蠻兵更是打起精神,死死地盯著不遠處的吳軍營寨與江陵渡口。
很快,江陵城南傳來一聲聲響動,守城士卒們聽得真切,立刻警覺起來,瞪大了眼睛。
“快看,吳兵要出寨了!”一名眼尖的蠻兵看到吳寨之中人影涌動,連忙驚呼起來。
“他們似乎正往江陵渡口而去!”另一人發現吳兵集體出了營寨南門,當下猜出他們的意圖。
幾個蠻兵正在議論,忽見南面吳寨中接二連三地發出亮光,隨即出現一團團火焰。蠻兵們更是驚訝不已,紛紛叫道:“有火光!吳軍燒寨了!”
不止是吳軍北寨,東、西、北三處吳寨都陸續燃燒起來。兩個蠻兵見此情景,立刻飛奔下了城墻,往校場去尋關索。
關索得知此事后,心中不由一喜,親自登上城墻,往南遠眺。此刻天色漸明,江陵四面的吳寨一片火海,濃煙滾滾,東吳大隊人馬正有序登上停泊在岸邊的大小戰船。距離河畔不遠尚有一支吳軍嚴陣以待,約有七八千人,軍中一面大旗上赫然寫著“吳鎮西將軍陸遜”七個大字。
“吳軍此舉,定是要退兵了!”關索微微點頭,“想必孫權及東吳將士已是亡魂喪膽,害怕我軍趁勢其收回營盤時突然殺出,故而只能放火焚燒。”
不過孫權恐怕還不知道城內漢軍多數負傷,皆異常疲憊,兩天的休息時間遠遠不能讓他們恢復元氣。何況關索不會認為吳軍全是飯桶,撤兵定然有所準備,絕對不會貿然出擊。陸遜親自斷后,足以印證這一點。
一個時辰后,全員登船的吳軍乘坐著大小戰船,順風順水,從長江駛離江陵。最為寬大豪華的樓船甲板上,孫權望著越來越遠的江陵城郭,再一次切齒流淚。
“關索豎子!孤與你不共戴天!”
猛然間,孫權只覺得喉頭一熱,一口鮮血差點噴出。自吳軍大敗后,他已吐血過一次,這兩日孫權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只覺得身子每況愈下,精力遠遠不能和一個月前出征荊州時相比……
雖然陸遜極力安撫,但孫權已經明白,自己進取天下、成就帝業的希望徹底破滅了。如果自己在臨終前還能身為江東吳王,孫氏三代基業也不曾毀于手中,這便是上天對自己最大的眷顧了。
雖然望見吳軍戰船遠去,但江陵城內的關索與馬良并沒有大意,派人渡過長江,與寇封取得聯絡。得知寇封兩敗吳軍,殲敵五千,更擊沉三艘東吳大型戰船,二人皆是躍躍稱善,已經可以想到孫權此刻的心情。
次日,寇封再次差人來報,說是吳軍船隊已經駛離油江口,前部船隊甚至已經經過沿江烽火臺。
“如此,吳軍退矣!”
江陵城內的州牧府邸,身為荊州刺史的馬良坐在上首,關索下首而坐,二人將這個好消息告知江陵眾將后,許多人都是驚喜不已。李盛、李鴻等幾人倒是長長地松了口氣。想來前番那場大戰著實讓他們心有余悸,不用再和吳軍拼命,對他們來說再好不過了。
“可惜未能擒住孫權!不能為輔匡將軍與趙和報仇了!”梁英卻是相當遺憾地長嘆一聲,顯然有些失望。
“孫權終究兵多將廣,陸遜等人皆是能臣,此番能大破吳軍已是萬幸。不過孫權遭到慘敗,江東必然民怨沸騰,東吳滅亡之日指日可待。”關索卻是正色說道。一時的獲勝并沒有讓他得意忘形,如果沒有足夠的水軍戰船,是不可能攻克長江天險,也就不可能剿滅東吳。
這時,關索突然注意到,神色各異的諸將之中,唯有一人喜極而泣,眼角落淚,此人便是關興。
關索心中感慨,自然明白關興此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