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尋將軍對我之器重知遇,更,更勝魏主,令,令艾著實慚愧感動!”鄧艾當下感慨道,“此,此番與吳軍交戰,長尋將軍不以艾卑鄙,信,信任有加,且頗多教誨!艾,艾初從軍旅,又是新降之人,只恐其余將,將軍難以像長尋將軍這般信任艾!”
鄧艾說到這里,更是毫不猶豫地說道:“艾,艾愿先在長尋將軍麾下熟悉大漢軍務,來,來日在軍中樹立人脈威望時,再聽候朝,朝廷調用!”
雖說賈逵乃至曹睿都對鄧艾不薄,但關索更能理解鄧艾出身寒微所經歷的艱辛,這讓鄧艾更有一種“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關索”的感覺,這也使他十分樂意為關索驅使。
鄧艾這番話出自肺腑,言辭誠懇,讓諸葛亮也不由認真地考慮起來。
今日諸葛亮又問過馬忠等人,知道鄧艾曾屢屢向曹休之子曹篡提出建議,但皆被參軍馬丘阻撓,這不得不讓諸葛亮引以為戒。鄧艾雖有才華,但他眼下并無統兵之才,只能給他人出謀獻策。若是諸葛亮在,或許能不嫌棄鄧艾的出身和口吃,換了其他人,則未必不會輕視鄧艾,以致誤事。
不過諸葛亮深為丞相,身份崇高,若是太過信任一個出身貧寒的新降之人,恐怕會讓許多老部下心生不滿,比如心胸狹隘的楊儀、性格孤傲的魏延。而關索在這一點上倒沒有太多的顧慮。
經過這一次與魏吳聯軍的交戰,諸葛亮對關索的才能再無任何懷疑,來日統率荊州之兵北伐曹魏之重任,非關索莫屬。
而且關索乃至整個關家都對劉禪與季漢十分忠誠,謙遜低調清廉,諸葛亮并不擔心關索會結黨營私,就讓鄧艾暫時在關索麾下,也并無不妥之處。
“此事,我當慎重考慮。”諸葛亮倒也沒急著表態,這讓鄧艾依舊充滿希望。
數日后,寇封與陳到分別從公安與夷陵來到江陵,諸葛亮隨即在州牧府邸大設酒宴,與眾文武慶賀此番荊州大捷。關索身為首功,也受到寇封、陳到等人的稱贊與敬酒,宴席之上杯觥交錯,好不熱鬧。
酒過三巡,寇封心中一動,當即對諸葛亮說道:“丞相,孫權既已大敗,東吳已有覆滅之險!我軍數萬之眾屯兵荊州,何不一鼓作氣,南下先取長沙、桂陽,然后征討江東!”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