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的寒冬。期間正如諸葛亮所言,不少來自江夏的魏兵畏懼曹休降罪,人心惶恐,一些膽小之人竟舉家潛逃當陽。
原來鎮守江夏的魏兵十之八九折于荊州,前番逃回石陽的魏將韓綜,又是東吳叛徒,對曹魏本無忠誠可言,加上擔憂曹睿遷怒,因此韓綜考慮再三,最終振臂一呼,帶著麾下部曲及周邊一帶近一千五百名江夏將士,攜帶家眷,集體前往荊州投奔季漢。
而回到夏口鎮守的孫奐則趁此機會,趕緊發兵渡過漢水,奪取了石陽等地使讓吳軍徹底控制江夏全境。孫權回到建業后得知這個消息,也算稍有安慰,只好將此事大吹特吹,喪事喜辦,竭力淡化自己的慘敗。孫權又讓諸葛瑾繼續坐鎮武昌,協助孫奐防備季漢,同時親寫書信告知曹睿,只說石陽等地的魏軍大量叛逃,只恐季漢趁勢來攻,東吳不得不先一步占據。
盡管吳軍因禍得福,完全占據江夏,江東軍民還是十分不滿孫權背信棄義、開罪季漢,名聲大損的同時還落得一敗涂地,幾至怨聲載道。揚州境內的各種大小山越賊寇趁著人心大亂,紛紛涌出山林作亂,攻擊官府,劫掠錢糧,許多附庸于地方世家的貧民佃農、不堪東吳賦稅的百姓趁機加入響應。也有一些地方大族招攬百姓,擁兵自保,暫不聽從孫權的征調,拒絕繳納錢糧。
數月之間,大大小小的禍亂幾乎遍布揚州各郡,規??涨昂拼?,各地的告急文書如飛雪一般送往建業,弄得孫權焦頭爛額,張昭、顧雍等重臣也是殫精竭慮,一面吳軍將士陣亡所需要的撫恤,一面籌劃平定叛亂所需要的糧草兵力。在吳軍人馬抵達前,諸如鄱陽太守周魴、豫章太守謝景等官員只能自思良策,抵御賊寇。
由于此番在荊州折損了朱桓、高壽兩員大將,年輕將領也有朱桓、陳脩、蔣休等人陣亡,東吳這些年來損失了太多優秀的將領,故而孫權不得不用牛刀殺雞,派朱然、步騭、全琮三兩位重量級人物、前往丹陽、會稽這兩處山越最為猖獗之處。與此同時,孫權又大量啟用孫家子嗣與東吳名將之后,諸葛瑾長子諸葛恪前番在與魏軍的交戰中擊殺晉宗,此次也獨領一隊人馬。孫權之侄孫泰、孫桓之弟孫俊、張昭之侄張奮、呂范之子呂據、黃蓋之子黃柄、凌統長子凌烈,甘寧之子甘瑰、徐盛之子徐楷、潘璋之子潘平等皆被加封為偏將軍,或隨朱然三人,或前往他處平定小規模叛亂。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