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結束,軍醫首先要給自家的傷卒療傷,接著才能輪到降卒乃至俘虜,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當然這也導致降卒中會出現傷勢過重而死之人。雖然死得不是自家將士,但關索忽然想到些什么,還是親自去降卒那里查看一番。昨夜士卒奮戰一夜已十分疲憊,外加進攻南陽不可操之過急,故而關索命全軍先休息一日,明日再做打算。
誠如那名士卒所說的那樣,不少魏軍降卒受到的創傷因為十分嚴重,來不及用上有效的傷藥,導致失血過多而死。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已經斷手斷腳的魏兵,雖然暫時保住性命,但淪為殘疾后行動不便是肯定的。
“帶著這樣的士卒趕路,反而是大軍拖累……”關索不由得暗自琢磨,“若讓他們盡數死在上庸,也是一個麻煩……”
關索快速思考了一番,隨即高聲道:“傳令下去,凡是傷殘乃至重傷魏兵,每人賜半石米,盡數釋放。”
“將軍,這是何意?”負責看管降卒的陳同略帶不解地問道。
“這些人對我軍已無用處,反是累贅,對魏軍亦是如此。倒不如放他們回去,好讓他們宣揚我軍仁慈。”關索正色說道,“速去統計人數,再命軍醫前來為他們醫治!”
既是關索這般說,陳同也不敢怠慢,很快便去各營篩選人數,并通知軍醫。到了傍晚,共有兩百余名傷殘魏兵聚集到漢寨東門,破相瞎眼乃至缺胳膊斷腿,人人包著布條繃帶,好多人互相攙扶,彼此依靠,著實凄慘不已。看到關索親自前來,這些傷兵懷著十分復雜的心情,謝過關索釋放賜米之恩。
“汝等既已重傷,今番獲釋,切不可再為魏軍效命,當早回宛城,以避兵戈。”關索則高聲警告道,“否則來日沙場再次遇見,我軍斷然不會手下留情!”
這些魏兵畏懼司馬懿軍法甚嚴,即便傷殘,也不敢逃回宛城,只是這個節骨眼,他們豈敢多說什么,只能先后答復一句:“謹記將軍之言。”
當然關索也不在乎他們到底去哪里,其實他早有自己的打算。望著魏兵蹣跚離開的背影,關索嘴角不由揚起一絲微笑。
“接下來,司馬懿便好好猜去吧!”
荊州,南陽,鄧縣,魏軍大寨
且說鄧縣一帶的漢軍與魏軍也僵持了一月有余。起初,趙云還會命張苞、趙統等人前去魏軍寨前挑戰,但隨著司馬懿堅守不戰,漢軍也漸漸厭煩了這樣的叫罵,不再搦戰。而駐扎在鄧縣城外的陳到也依舊沒有發起強攻,與城內的夏侯儒相安無事。
司馬懿又得知丁奉領兵從漢水出上庸,十分慶幸自己先派李嚴搶占均口,堵住了漢軍的前進之路。對于丁奉其人,司馬懿清楚當年他第一次攻打襄陽時,丁奉曾與王甫一同設下詐降計,伏殺戴陵,也絕不是酒囊飯袋之輩。他雖欲提醒李嚴萬萬不可小覷丁奉,但想起李嚴孤高自負的性格,生怕弄巧成拙,故而沒有開口,只是讓李嚴繼續堅守,不得出戰。
眼看兩路漢軍都無計可施,司馬懿認為自己初步的戰略目標已經實現,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觀察漢軍何時退兵。眼看就要進入隆冬之際,一旦大雪紛飛,這對雙方都是一個考驗。
然而就在司馬懿思索下一步還如何行動的時候,卻在這一日清晨到了王昶的加急信件。得知李嚴使詐降計誘漢軍渡河劫寨,司馬懿不由得臉色大變,沉思一陣后,連忙請張遼前來,并將王昶的書信遞給他看。
“李嚴竟如此大膽!他若有失,該如何是好!”張遼得知此事后,也是氣得幾乎跺腳,魏軍堅守月余的努力,極有可能因李嚴的這一舉動而前功盡棄。
司馬懿雖然也十分惱怒李嚴的擅自行動,但仍是冷靜應對。想來此刻均口的戰斗已落下帷幕,別說阻止,就算支援都已經不需要了。想到這里,司馬懿立刻對張遼說道:“有勞文遠領兵三千速往均口,李嚴若勝,自不用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