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此番傷亡不過兩三百人,可謂損失極少,只是未能重創魏軍,甚至斬殺一名魏軍大將,讓眾將士稍稍有些遺憾。回到白蕩亭大寨后,關索也不再向那些不知情的將領隱瞞,如實告知他們自己前段時間的計策。張苞、趙統等人這才知道關索原來一直潛伏于西路漢軍,以此蒙騙魏軍,都是驚訝不已。
“欲騙過司馬懿,都督竟連我等也一并瞞過了,當真高明!”
許多將領心中由衷地佩服起關索的深謀遠慮、做事周密。也正因如此,李嚴才會對西路漢軍存有輕敵之心,貿然用計,以致兵敗身亡。
“都督,我軍既已奪得均口,奪取南陽指日可待!”趙統不由激動且疑惑地問道,“今日為何不與魏軍決一死戰,我軍尚有后續援兵,足可戰勝敵軍!”
“均口獲勝,實乃一時僥幸,若非李嚴鎮守,我亦難有作為。”關索則是正色分析道,“我今日已見識到魏軍斗志頑強,何況司馬懿定會支援張遼、孫禮等人,想要徹底擊破魏軍,絕非易事!上兵伐謀,若是此時與魏軍硬拼個兩敗俱傷,絕無益處!”
倒不是關索不自信,但今日漢軍即便能戰勝魏軍,自身也會元氣大傷,那便絕無攻下南陽的可能。何況以曹魏和季漢的綜合國力差距,雙方死傷相仿,吃虧的還是季漢。
“都督,司馬懿既退回朝陽,我等是否應先取鄧縣,以除后患?”張苞這時問道。
“鄧縣固然是要奪下,只是若以強攻之法,我軍定會損折極多!”關索對此早有考慮,“何況司馬懿麾下仍有近兩萬兵馬,不可不防!”
“都督,不知眼下丁將軍往何處進兵?是否需要我等遙相呼應?”趙云仍是擔憂丁奉他們獨木難支,唯恐有失。
“我先命他們暫且駐守均口……”關索淡淡地說完,隨即正色道,“如我所料不差,司馬懿定會請洛陽增派援軍,甚至有可能求助東吳。我軍眼下不可貿然進兵,需穩扎穩打,謀定后動,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雖然連勝數陣,但關索始終沒有得意忘形,也讓那些稍存輕敵之心的將領冷靜一下。當日,關索命軍士將李嚴首級在軍中號令一日,然后送往成都交給劉禪。等確定司馬懿全軍退往朝陽后,關索便命全軍向西,與陳到合兵一處,盤算著如何能以最小的代價攻克鄧縣,同時關注各方局勢。漢魏兩軍就此在南陽形成了僵持的局面……
其實,關索今日向眾人又撒了一次謊,他不辭辛苦跑到上庸,率兵奪下均口,豈會真的讓丁奉等人按兵不動?
只是這一次,丁奉他們進兵的方向實在太過大膽,除了關索本人,絕對不會有第二個人想到,甚至司馬懿日后得知,也是驚得難以言語。為了盡可能保密,關索連趙云、廖立等人都不曾透露……
建興九年,公元230年11月,雍州,扶風郡,汧縣
就在荊州漢軍北伐南陽之時,位于涼州天水的諸葛亮也在十月之時,親率六萬兵馬攻打雍州,這第一站,便是由曹魏大將郝昭鎮守的汧縣。此地位于六盤山脈之內,漢軍若不能拔掉此城,便無法進入雍州境內的平原之地。
兩年前,諸葛亮為了緩解東吳的壓力,曾親自領兵佯攻汧縣,對魏軍的布防也有大概的了解。汧縣東南十五里的蛟龍谷,尚有一處魏軍營寨把守住山谷要道。雖然寨中只有一千士卒,但寨外溝壑道道,鹿角林立,寨內更有床弩、投石車等大型防御器械。漢軍雖有六萬之眾,但諸葛亮想來,若真要強攻,即便奪得下蛟龍谷,漢軍至少也會死傷近萬,那便毫無意義。
清楚汧縣一帶的魏軍情況后,諸葛亮便召集眾將,商議破敵之策。平北將軍劉邕首先提議道:“丞相,蛟龍谷不易奪取,魏軍援兵便可支援汧縣。我軍是否應分兵拒敵?”
“只是分兵拒敵,必然削減圍攻汧縣之兵!”右軍師馬謖則指出問題所在,“且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