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不必如此擔憂!只要蜀軍無法奪取蛟龍谷,便不能前進半步!”偏將軍秦良見賬內士氣低沉,忍不住開口道。
“話雖如此,但汧縣錢糧已落入蜀軍之手!兩邊對峙,只怕我軍會先糧草不支!”曹真卻是皺眉搖頭,“何況我擔憂蜀軍更會從漢中進兵,費曜將軍雖在郿縣駐守待命,但我仍心存憂慮!”
姜維這時也接話道:“大將軍之言甚是!陳倉之地最是緊要,若是不幸失陷,蜀軍便可截斷我等后路!”
曹真十分贊同姜維的分析。正說之間,忽有斥候來報,說是漢將魏延領兵兩萬,進攻陳倉。眾將得知,皆是臉色大變。
“魏延乃蜀中大將,何人敢前往救援!”汧縣的失守讓曹真變得更加謹慎,即便陳倉內有守將外有援兵,他仍決定再派一支兵馬前去接應。
“維愿往!”事情已到了緊要關頭,姜維毫不猶豫地拱手請戰。
曹真知道姜維智勇雙全,也相對放心,隨即掏出一支令箭,叮囑道:“蜀軍眼下士氣正盛,如能破了魏延,諸葛亮必然膽寒,我軍更可在此堅守許久!伯約小心用兵,勿負我望!”
“大將軍請寬心!”姜維此刻充滿斗志,為報曹真知遇之恩,他已下定決心,與漢軍決一死戰。
而諸葛亮在得知漢軍破了汧縣后,也是大為歡喜,立刻親自趕到汧縣,慰勞將士,安撫百姓及投降魏兵。至于郝昭的尸首,諸葛亮決定讓漢軍送還魏軍,一來算對郝昭的敬重,二來也想震懾魏軍,挫其斗志。
眼下諸葛亮要做的,就是全力突破蛟龍谷,打開通往雍州之路。
且說魏延自收到朝廷的出兵詔書后,便是心花怒放,能夠別領一軍攻伐曹魏一直是他的夙愿。不過諸葛亮暗中差人叮囑魏延,兵馬可于十月下旬動身。魏延猜到諸葛亮是想用涼州主力先吸引曹真的火力,對此倒也欣然接受,一直封鎖消息,以免走漏。
就在漢軍在汧縣賣力挖掘地道之時,魏延終于迫不及待地帶著漢軍出散關,逼近陳倉。守將鹿磐得知此事后,火速差人前往郿縣求援,并將消息送往汧縣,告知曹真。
而魏延順利來到陳倉后,望了一眼這高聳地城墻,不由沉聲道:“久聞陳倉易守難攻,今日得見,果然不假!”
雖然鹿磐在陳倉鎮守的時間并不如郝昭在汧縣那般長久,下的力氣也不及郝昭,但陳倉城天生就是一座堅城,只要稍加修整,便足以抵擋千軍萬馬。
“將軍,我軍只有兩萬余人,是否要強行攻城?”平北將軍劉邕不免擔憂地問道。
“強攻實乃下策,何況魏軍救兵不日便至,豈容我等安心攻城!”
魏延早就無意先攻陳倉,他立刻在渭水北岸召集眾將,正色高聲道:“曹真大軍此刻雖在汧縣與丞相對峙,但郿縣尚有一路軍馬以作救援,距離陳倉不過一百二十余里。若想擊破陳倉,必先破魏軍!”
“張將軍與宗參軍可率兵兩千,在渭水南岸留守大營,多立旌旗,迷惑陳倉魏軍!”魏延先吩咐張休與宗預,漢軍想要在此站穩腳跟,與魏軍展開拉鋸戰,守好大本營是必須的。
“高將軍可率兵五千,前往渭水以南綏陽小谷,建造舟筏,待魏軍水陸人馬過去后,便可從后攻擊!”魏延叮囑完高翔后,又對劉邕說道,“劉將軍可率兵三千,渭水河畔建造舟筏,待我領兵與魏軍交鋒后,便從河上前來支援!”
“不知將軍欲在何處用兵?”劉邕這時忍不住問道。
“我親自領兵一萬,往東而去。”魏延中氣十足地說道,“魏軍來時,我便在汧水東岸,與其決一死戰!”
眾將聞言,臉色皆是一變。即便魏延已經準備了后手,但背水列陣實在太過冒險,稍有不慎,軍士便會因無路可退陷入大亂,以致潰敗。只是高翔等人知道魏延性格高傲,脾氣極差,誰都不敢貿然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