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跑!”
幾個反應過來的魏兵立刻在橋上驚呼起來,然而橋面上聚集了大量糧車,北橋本來就十分狹窄。匆忙之中,許多魏兵互相推搡、擁擠,反而亂作一團。加上不斷踩踏,橋面上的木板更出現了一個個大洞,魏兵接二連三地落入水中。
最終,在曹爽與鮮于輔等人的驚呼聲中,北橋塌掉好大一段,約有四五丈長,來不及逃開的魏兵與糧車盡皆落入水中。不過灞水的這一段河流相對較淺,外加冬天枯水的緣故,魏兵在河中撲騰掙扎,死命蹦跳,尚不至于溺亡。
雖然北橋的橋墩極多,橋面沒有盡數崩塌。只是如此一來,留在灞水東岸的鮮于輔及四千余名魏軍便無法渡河。情急之下,鮮于輔只能讓士卒去附近尋找可用船只。
“這,這是怎么回事?”曹爽瞪大了眼睛,愣了好一會兒,方才怒氣沖沖地轉向吳友,大罵道,“汝說已修補過橋面,便是這般修補?”
“將軍,小人冤枉啊!這實在不關小人的事啊!”吳友頓時嚇得臉色慘白,跪地求饒。他還不忘推卸責任,連忙扭頭質問那二十名郡兵:“我命汝等看守好橋梁,汝等該當何罪?”
“夠了!待我先清點損失!”
曹爽扯著嗓子嚷了一句,連忙命還在橋上的魏軍趕緊上岸。雖然還有許多糧車沒有墜河,但每一車糧草都至關重要,遭遇這樣的損失,曹爽已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滿頭是汗。
可就在這時,南面忽然響聲大作。曹爽尋聲望去,竟看到不遠處旌旗飄揚,正有一路兵馬直沖而來。
“殺呀!!!”
“漢”字旌旗配上赤紅色的軍服,來的哪里是魏軍,正是漢軍無誤,兵力竟有三千之多!
“我乃大漢建信將軍張翼!曹爽休走!”指揮兵馬的漢將乃是張翼,他看到灞水西岸那面“魏安西將軍曹爽”的大旗后,立刻命士卒全速沖鋒。
“蜀,蜀軍???”曹爽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怎么也沒想到會在雍州后方碰到漢軍的兵馬。西岸的魏軍將士也不過八百余人,人人皆是震驚不已。
“該死!中了蜀軍之計!”鮮于輔在東岸看到漢軍突然殺出,頓時氣得直跺腳。毫無疑問,北橋的突然斷裂,定是漢軍所為。
其實在吳友離開北橋與東面迎接曹爽的時候,丁奉便讓李震帶著幾個精通水性的士卒,騎馬來到附近。等到夜深人靜之時,李震等人便悄悄來到北橋中央進行破壞,或在水中用長矛亂捅,或用刀猛劃木板,造成無數看不見的裂口乃至破損。而吳友留下的二十名郡兵,白日無所事事,晚上則呼呼大睡,加上北橋本來就極長的緣故,以至于完全沒有發現漢軍的小動作。
而曹爽起初過橋,橋面尚承受地住。只是隨著過橋魏兵一多,尤其是沉重的糧車上來時,橋面上的裂口也就越來越大,最終引發了坍塌。
當年關索第一次在荊州與吳軍交戰時,便用類似的方法破壞過橋面。丁奉曾聽關索說起此事,也牢記于心。而鄧艾猜測曹爽這樣的曹氏宗親既然第一次上戰場,多半會小心謹慎,面對這樣狹長的北橋,也會第一批過橋渡河。如果能將曹爽成功與魏軍大部隊分開,那這個計策便是完美。
鮮于輔看到漢軍人數眾多,知道曹爽必無勝算。可他無法帶兵過橋,貿然下水游到對岸,且不說距離極遠,漢軍只要在岸上亂箭齊發,魏軍縱有一萬,也不是對手。
“速速修補橋梁!”在一時找不到大量船只的情況下,鮮于輔別無選擇,只能命軍士盡可能修好北橋,好讓全軍通行。
眼下,曹爽眼看漢軍離自己越來越近,頓時嚇得臉色慘白,連忙驚呼道:“快撤!快撤!”
言未畢,曹爽便第一個轉馬往西而逃,好在長安城郭就在眼前,只要逃進城去,就能躲過漢軍。
有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