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時將近,天空中飄舞的飛雪逐漸平息,冰冷的寒風卻依舊呼嘯不止。杜縣城外,饑腸轆轆的魏兵雖能依靠篝火取暖,但許多人依舊在這刺骨的寒冷面前凍得渾身發抖,只好互相依偎在一起取暖,整個魏軍的士氣低落至極,著實狼狽不堪。
冬天的寒冷氣候,對戰馬同樣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茫茫大地上盡是一些枯黃的雜草,讓魏軍的戰馬也是有苦難言,這樣的食物根本讓它們恢復到最佳的體力。
而鮮于輔身份不比別人,獨享一處篝火,一把老骨頭尚扛得住。他將佩劍插在地上,通過影子的長短,不斷計算著此刻的時辰。
“已經過了半個多時辰……”鮮于輔想來李林派去長安的人此刻也該返回杜縣,只是漢軍如此善于隱藏偽裝,長安城墻上此刻多半豎著的是魏軍旗幟。想到這里,鮮于輔心里更加悲觀,琢磨要不要自己孤身進入杜縣,為大軍換取糧米。
可就在鮮于輔即將下定決心之時,北面突然塵土大作,并傳來逐漸響亮的馬蹄與腳步聲。魏軍將士尋聲望去,卻見一路軍馬正向杜縣而來,而他們身上穿著的竟全是深皂色軍服,分明是魏軍。
眾將士尚在詫異是哪里來的友軍,鮮于輔卻是震驚地站起身子,大叫道:“速速列陣營迎敵!是蜀軍來了!”
聽到鮮于輔的命令,魏軍頓時驚恐不已,急忙想要撲滅各處篝火并擺好陣型。然而全軍將士幾乎一天沒有糧食果腹,饑寒交迫外加連夜趕路,此刻體力已到達極限。許多人用長矛撐著身體,步履蹣跚地緩緩移動。其中不乏有人已經心如死灰、斗志全無,只等漢軍殺到面前,便倒戈投降。
兵馬越來越近,然而魏軍的隊伍依舊稀稀拉拉,哪里有一絲陣型可言。看到眼前這一幕,鮮于輔知道自己毫無勝算,便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對身后杜縣城上的李林狂呼道:“李縣令,大魏四千將士之生死,便在你一念之間!”
“……”聽到鮮于輔這充滿悲憤的聲音,李林心中幾乎也產生了動搖,可一想到從遠處來的也是魏軍。李林差點說出的“開門”二字,終究還是被他咽了回去。
眼看杜縣城門遲遲不曾打開,鮮于輔仰天垂淚,長嘆不止。萬萬不曾想到,自己從侍奉劉虞于幽州,到如今已有近四十年,今日竟是死在自己人手里。
片刻之后,遠處來的兵馬終于殺到魏軍面前,為首一將當先出馬,大喝道:“汝等已至絕境,還不早降,更待何時!”
這個聲音,鮮于輔記得一清二楚,來將正是昨夜長安城上的那個丁奉!
且說漢軍自石苞走后,漢軍便在長安城內進行休整,恢復體力。按照鄧艾的分析,如果鮮于輔與他麾下的魏軍無法進入杜縣,那便是擊破他們的最好時機。寅時過半,部分士卒提前一步埋鍋造飯。到了卯時,丁奉命張翼鎮守長安,他本人則親自點起三千兵馬,用過飯食,殺奔杜縣而去。為了把戲演得更逼真一些,他們依舊在漢軍軍服的外面,穿上一身魏軍軍服。
沿途路上,漢軍甚至還碰到李林派去長安的兩個郡兵。只能說偵查情報這種事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必須要有基本的危機意識,那些經歷過許多大戰的斥候,幾乎是沙場上的人精。而那兩個郡兵不善于隱藏行蹤,且第一時間見到漢軍時,便被他們的服飾所蒙騙,以至于輕易暴露。丁奉立刻命謝金帶領弓騎兵飛馬出擊,射翻二人坐騎,將他們先后擒獲。審問一番后,丁奉便知曉了杜縣的情況。
“士載神機妙算,石苞機敏過人!僅僅兩封書信,便讓鮮于輔陷入絕地!”丁奉不由連聲稱贊鄧艾。如此一來,漢軍又能收獲一場大勝。
“將,將軍,可速往杜縣,遲恐生變!”鄧艾則趕緊建議丁奉按計劃行事。丁奉早已按奈不住,果斷指揮全軍繼續前往杜縣。
此刻兩軍相對,漢軍這邊人人飽餐、精神振奮、緊緊握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