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軍入城,故而心存畏懼。
“是我一時糊涂,害了許多將士!”李林卻是痛惜長嘆道,“眼下我等當以國家為重,其余之事,便顧不得了……”
就這樣,杜縣城門終于打開。看到生還希望的魏軍更是欣喜若狂,連滾帶爬地朝杜縣沖了過去,一路丟盔棄甲,狼狽至極。
“快撤進城內!”崔亮則不停地催動兵馬奔逃,可漢軍豈會讓他輕易逃脫,死命在后追趕,將魏軍沖殺得七零八落,一路上皆是尸骸。混亂之中,漢軍左翼的弓騎兵全速殺到,緊跟著便是一波箭雨襲來。崔亮雖然拼命揮矛抵擋,但他左右的士卒皆中箭倒地,越發顯得他孤立無援。
眼看崔亮暴露出位置,帶領弓騎兵的謝金毫不猶豫,飛快地拉開二石角弓,“嗖”的一箭射去。崔亮招架不及,胸口中箭,頃刻落馬,死于亂軍之中。
其余魏軍將士則更不敢抵擋漢軍,皆是沒命地抱頭鼠竄。好在杜縣城池已在眼前,不少幸運的魏兵還是逃進城中。李林已經讓城內的三百郡兵大半登上城墻,隨時準備放箭阻敵。
而漢軍那邊,鄧艾注意到杜縣城上的情況后,便急忙趕到尚在沿路刺殺魏兵的丁奉身邊,建議道:“將,將軍,城內魏軍已有準備,若再追趕,也無益處。今,今日已大破魏軍,擊殺鮮于輔,此路魏軍已不足為懼,不,不如趁早收兵回長安!”
“.……士載所言極是!”丁奉快速思考了一番,隨即勒住戰馬,“既已奪下長安,區區一個杜縣,取之亦無大用!”
漢軍令行禁止,果斷停下追擊的腳步,任由殘余魏兵逃進杜縣。此番清點戰果,漢軍殲敵一千二百余人,俘虜降卒三百余人。由于魏軍無心戀戰,只顧逃命,加上杜縣城門及時打開,反倒有許多魏兵躲過一劫,不過漢軍的傷亡也幾乎為零,丁奉倒也不計較這些,命軍士收繳地上可以使用的物資,便集體返回長安。魏軍倉皇逃竄,遺失了許多兵器甲胄,著實讓漢軍滿載而歸。
至于杜縣城內此刻的怨憤與驚恐,便是魏軍自己的事情了……
漢軍順利返回長安后,張翼告知丁奉周邊一切順利,并沒有其余魏軍出現的身影。鄧艾當即分析道:“長,長安距離郿縣二百五十余里,距離陳倉四百余里,魏,魏軍想來三日之內必得消息。只,只是我軍尚不知西面軍情如何,需多加打探,如確定無誤,方,方可出兵離開長安。同,同時安撫城內百姓,并好生休整!”
鄧艾的話合乎兵法,丁奉連連點頭。他忽然也想起一事,不由說道:“我曾聽長尋說起,當年東吳背信襲取荊州,呂蒙善待荊州軍士家眷,以亂我軍軍心,關君侯便是因此而敗!今日我等可效仿此法!”
丁奉說完,轉頭望向匯合漢軍一同回來的石苞,正色道:“仲容曾為奏曹史,想來認識城中戶曹氏及其麾下屬官,便有勞你多辛苦些!”
“將軍放心!”石苞信心十足地說道。他知道丁奉想要搞清楚城內有多少男丁參軍,也勢必要籠絡這些人的家眷。
丁奉又傳下軍令,漢軍嚴禁騷擾長安百姓,違者必斬。不過為了犒賞這些浴血奮戰、立下大功的將士,丁奉還是大膽了一回,把府庫的一部分錢糧分給眾人,激勵軍心。至于那近千魏軍降卒,漢軍也將他們的名字、戶籍及家庭情況一一記錄下來。家眷在長安的,方可收編入伍,其余之人則盡數軟禁于校場。此番丁奉孤軍深入,為求穩妥,全軍的忠誠度至關緊要,寧缺毋濫。
而石苞那邊僅花了一天的時間,也很快將長安從軍男丁的情況統計完畢,竟有三四千人,讓丁奉好生稱贊其效率之高。但凡又家眷的,無論在城內還是在城外,丁奉皆派士卒前去好生慰問,贈與錢糧甚至藥材衣物。當然這些東西盡是從長安府庫拿的。
得益于漢軍嚴明的軍紀,長安城內惶恐的人心,也漸漸安定。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