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切莫被他騙了!”
兩個蒙在鼓里之人皆是聲嘶力竭地呼喊著,聞訊趕來的士卒乃至百姓都是一片驚愕,不知究竟發生了何事,也不知究竟該信誰的。
然而就在這時,杜縣城北忽然喊聲大作,原來是漢軍突然殺到城外,正在全力攻打北門。而守衛城墻與城門的郡兵已有一部分趕往縣令府邸助戰,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對漢軍造成有力的阻擊。
眼看城下火把通明,不知來了多少漢軍,更兼箭矢如雨,不斷射上城墻,許多魏兵皆是心中膽怯,不由自主地朝后退去,甚至還有人逃下城墻。而城內的一部分魏軍,早已無心應戰,再加上李林與趙隆這兩個領頭人正在激烈的內訌,致使他們壓根不想去北門,只等漢軍前來,便倒戈投降。
丁奉身先士卒,騎在馬上,一手挽著盾牌,一手挺起長矛,指揮士卒用攻城槌奮力撞開北門。察覺到門后面明顯有魏兵拼死抵住,丁奉不由高聲大喝道:“門后魏軍聽著,城內早有我軍內應,汝等負隅頑抗,又有何用!早早投降,我便饒汝等不死!”
丁奉的話很快便起到了作用。尚在苦苦支撐的魏兵本就數量有限,且突然得知身后的縣令府邸竟火光沖天,心中更是驚懼萬分。不管李林和趙隆究竟誰是漢軍內應,二人之中必有一個。與此同時,漢軍的攻城槌也越戰越勇,撞得城門砰砰作響,上面的塵土一陣接一陣的散落下來,甚至連門栓都發出“咔咔”之聲,大有斷裂之勢。
“好!馬上就要撞開城門了!諸位加把勁!”
聽到丁奉繼續在城外激勵漢軍,門后的數十名魏兵更是面面相覷。很快,一個喪失斗志之人便跳出來高喊道:“諸位,保命要緊,還是降了吧!”
“罷了!我們不是蜀軍對手!死戰無益!”
“蜀軍主帥足智多謀,此非我等之罪!”
一人帶頭,其余魏兵紛紛效仿,不愿投降之人,則火速逃離北門,往其他城門奔去。魏兵打開北門后,漢軍立刻沖進杜縣城中,丁奉一面命熊哲在后面收編降卒,一面帶兵趕往縣令府邸。
此刻的縣令府邸內,持續的混戰使得士卒手中的火把掉落,引燃了前院的草木,在黑夜中很快便火光沖天。李林安排的兩百郡兵終究手段有限,死傷慘重,縣尉同樣戰死。趙隆帶來的三百本部士卒,也陣亡百余人。趙隆見李林如此抵抗,震怒之下,命士卒休得手下留情,一些走投無路,想要投降乞饒的郡兵,依舊死于刀下。
等到自己孤身一人,被四周魏兵團團圍住時,李林不由仰天長嘆道:“罷罷罷!我無力守住杜縣,又害死鮮于輔將軍,活該有此下場!”
言畢,李林用手中的佩劍直接自刎而死。而趙隆再將縣令府邸殺得雞犬不留后,也終于出了口惡氣。他正打算帶兵前往北門抵御漢軍時,忽有一名士卒驚慌失措地過來稟報道:“啟稟將軍,蜀軍已殺進城來!”
“可惡!還是晚了一步嗎?”趙隆氣得雙目噴火,想不到即便除掉叛徒,也無法改變杜縣淪陷的局面。
“速出南門,投奔藍田縣!”雖然極不甘心,但趙隆不敢逞強,只能火速帶著身邊不足兩百的殘兵敗走,同時希望沿途能收攏一些兵馬。
由于趙隆他們未曾騎馬攻打縣令府邸,因此他們眼下只能依靠兩條腿逃命,且因為城中十分混亂,他們急需火把照亮道路。結果未行多遠,身后馬蹄聲不斷臨近,丁奉已先帶著蠻軍騎兵追趕上來。
“賊將哪里走!”丁奉的大喝響徹在漆黑的夜空。趙隆自知無法逃脫,只能率兵回身應戰。
丁奉看了一眼趙隆的裝束,想起前番從魏軍降卒那里審問出的情報,當下高聲道:“你便是魏將趙隆吧!適才我在縣令府邸內發現李林的尸首,想必是你的杰作吧!”
面對大量的漢軍,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