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其搬走,讓大軍徐徐逼近?”徐才在馬上望了一眼遠處的路障,忍不住向姜維建議道。
姜維尚未回話,恰好這時,空中突然猛地刮起一陣西北風。姜維臉色一變,趕緊下令道:“速命全軍后退!”
一萬魏軍趕緊調轉方向,前隊改后隊,快步遠離老莊峰。只是片刻之后,后隊末排突然響起一連串的慘呼。原來是位于老莊峰頂的劉邕見大風忽起,便立刻搖動紅旗,躲在山上的士卒見到放箭信號,便立刻朝山腳魏軍處拋射箭矢。箭借風力,果然落入魏軍陣中,射得魏兵一陣措手不及。
“看來蜀軍早已算準距離,我軍若真要去搬開路障,少不得要面對一頓亂射!”想到這里,姜維更覺棘手。若是不計血本地拼死向前,魏軍即便攻克老莊峰,也勢必要傷亡慘重。
“將軍,干脆放火燒山,將蜀軍逼走!”徐才突然又想出一條毒計。
“且不說風向不利于我軍,真要放火燒山,這方圓一帶必然陷入火海,幾時能滅?”姜維無奈地搖了搖頭,“我看漢軍在路障上多覆草木,若是連道路也一并著火,我軍如何能前進半步?”
除了這條主路外,姜維覺得山間或許還有其余小路。可如果不能讓戰馬順利通過,便無法在蜀軍之前趕到蛟龍谷,而且四處尋路,不但極為耗時,而且也可能空忙一場。
“將軍,我軍兵力占優,是否可以強攻老莊峰?”徐才沉默片刻,突然咬牙建議道。
姜維則是毫不猶豫地正色道:“強攻實乃下策,而且需先明地勢!”
未過許久,一名斥候飛快地跑到姜維面前,著急地說道:“啟稟將軍,眾軍士在周邊反復查探,老莊峰以南并無可供軍士飲用之溪泉,唯有幾處淺譚!”
姜維清楚地記得,無論是曹真五萬大軍進入六盤山,還是自己率軍支援陳倉,途徑此地時,喝的都是老莊峰以北的水源。雖然不多,但勉強能讓士卒解渴,因此大軍在老莊峰一帶都不能耽擱。
“此地水源已被蜀軍占據,我軍若是在此時貿然攻打老莊峰,一旦戰事不順,彼時將士饑渴難耐,便是危急之時!倘若蜀軍趁勢來攻,我軍危矣!”姜維頗為沮喪地嘆了口氣。這種局面下,魏軍強攻的勝算實在有些渺茫,而且天知道漢軍會在老莊峰一帶留了多少兵力,敵情不明,也是姜維謹慎的原因。
“撤會谷口,安營扎寨,另做打算!”最終,在姜維的一聲高喝下,一萬魏軍立刻快速撤出六盤山,就在谷口靠近水源處立起營盤,擋住出路。萬一魏延被曹真所敗,便別想逃出六盤山了。
過了三日,姜維忽然收到郭淮來報,說是上游地汧水谷口已有漢軍蹤跡,想來此地也有漢軍把守。郭淮不知是否應該繼續從水路進兵,便派人前來告知姜維。
姜維快速思考了一番,便對來人正色道:“你且回去轉告郭將軍,請他繼續多造木筏!我軍兵馬,除部分留守谷口營寨外,其余盡數從汧水進入六盤山!”
來人領命而去后,姜維立刻將這個決定傳令下去。徐才等魏將皆是十分擔心,因為從水路進軍,還是逆流而上,風險更甚。
“我前番不曾決定燒山退敵,便是想讓蜀軍留守六盤山,空耗其兵力!”姜維耐心地向眾將解釋道,“彼見我立寨于谷口,焉敢大意?”
“蜀軍雖進六盤山,但糧草終究有限,即便是占據隃麋小縣,也難有太多補充!故而魏延必須盡快趕到蛟龍谷,絕不會在馮家谷口留守太多將士!”“蜀軍看似已有準備,但兵力著實有限!”
郭淮身為雍州刺史,前番前往汧水河畔時,便命雍縣縣長征用城內及周邊青壯,與大軍同行,一并伐木,好為四千軍士準備木筏渡河,工作效率便不用擔心。因此再來一萬軍士,姜維相信也會很快造好足夠的舟筏。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