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周老大媳婦說她想吃楊梅,現(xiàn)在正是梅子成熟的季節(jié),就叫周舟去山上摘點野梅子回來吃。
三小只都沒摘過楊梅,都很好奇,也要跟著去。
劉氏擔(dān)憂道:“乖兒子,小景,摘梅子的地方可是很遠呢,山路不好走,要不你們就別去了?”
周助可憐巴巴地道:“娘,我想去~”楊梅啊!沒想到這里有楊梅,他雖然不喜歡吃,但是可以做酸梅湯,梅子酒賣啊!
小天說道:“奶,就讓小叔去吧,我們都跟著去,我們背著小叔小景去就行了。”
劉氏說道:“那行吧,你們看好周助和小景。”
周老五媳婦說道:“過陣子,城里又要舉行什么春詩會了,你們多摘點,我用來煮酸梅湯,看看到時候去縣里能不能賺個幾文錢。”
劉氏突然想起道:“是哦,春播快結(jié)束了,那城里的讀書人又要舉行勞什子春詩會了。現(xiàn)在肯定不少人去摘楊梅做酸梅湯去賣,你們多摘點,咱們家也賺幾個錢去。”
春詩會是他們羅山縣各個書院聯(lián)合舉辦的詩會,內(nèi)容就是舞文弄墨,寫詩歌贊揚描繪春播,以及對秋收的期望。
他們莊稼人都不懂這些玩意兒,這春詩會也不是他們能參加得了的,最多就是去舉辦地點看看湊湊熱鬧。
他們對春詩會也不怎么喜歡,因為那些讀書人再怎么描繪贊揚春播,對他們莊稼人還是極其不屑。莊稼人往春詩會舉辦地點一站,仿佛污了他們的眼似的。
他們還是喜歡春播過后的廟會,去廟里上上香拜拜佛比較心安。
周助沒想到這古代也有酸梅湯了,而且貌似不少人都會做,于是問道:“娘,你們會做梅子酒嗎?”
劉氏笑道:“你娘我哪會做什么酒,什么梅子酒,聽都沒聽說過。酒不都是糧食做的嗎,聽說可費糧食了,所以啊那些酒都賣得死貴死貴的。”
周助說道:“娘,我在書上見到過梅子酒,說是用楊梅做的。”看來,這里的古代人制酒都停留在用糧食釀酒階段,什么果酒之類的都還沒開發(fā)應(yīng)用。
周老五媳婦驚呼道:“那小叔,書上有沒有寫梅子酒怎么做的?要是能做出來,咱們家就能賺大錢了。”
周助笑道:“書上沒寫,只提了一下說有這種酒。我們家可以摘楊梅回來自己研究研究啊。”他還是比較喜歡讓家人自己動手動腦筋。
周老五媳婦惋惜道:“沒有啊!那就摘回來吧,我們家自己研究研究。現(xiàn)在還好,能私自釀酒。以前啊,酒都是朝廷控制的,有規(guī)定不允許私自釀酒。”
小天好奇道:“為什么以前不能私自釀酒啊?”
劉氏說道:“這是因為釀酒的依靠的是糧食,咱們大燕國糧食本來就不夠吃的,還用糧食來釀酒簡直就是浪費糧食,這可是大逆不道的行為。”
“哦!”小天點了點頭。他還小,不喝酒,有沒有酒都無所謂。
劉氏不抱希望的說道:“梅子那么酸怎么可能釀酒,不過,隨便你們吧,要研究就研究去。”
劉氏說完就去喂豬了,染衣服的生意她讓他們家老二媳婦和老三媳婦帶著人出去做了。她要在家和老頭子多漚一些肥,還有帶帶娃。
小三在前世喝過酸梅湯,酸酸甜甜的他喜歡,但是不知道怎么做的,他只會吃。梅子酒也聽過,但沒喝過,他經(jīng)常喝的是紅酒。
大丫背著竹簍說道:“你們先去摘,等我和二丫他們割完豬草就去找你們。”
小天笑道:“行,干脆幫我們把午飯也帶過來,我們到那多摘點。”
周助叫道:“緣緣,你去幫工棚子里,叫上三個組的人準備好一起去。”
現(xiàn)在草棚集中營里,除了一些不大的娃子都跟著出去推銷木床了,讓這些小娃娃跟著去摘楊梅也不錯。
緣緣走過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