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大丫幾個女娃子也一直嚷嚷著。
小三說道:“好好好,我幫你們都扎一個,你們看仔細了,今后你們自己互相綁頭發。”
劉氏她們這些婦人也都好奇的過來圍觀。
小三說道:“別急,先別急,讓開一點,別擠過來,一個一個來。”
小三讓她姐先坐下,思考了一會兒,她姐發量太少了,頭發才齊肩,弄現代的花苞頭吧準不成又被他們當成什么怪東西了。弄古風的吧,他家又沒發包假發之類的增加發量。
周助見小三沉思著,提議道:“要不給四丫弄個西施發型。”
小三腦袋燈泡一亮,對啊,王者榮耀西施的發型挺適合他姐的,把她額頭的頭發剪個齊劉海,準萌妹子一個。
小三說道:“姐,我給你前額的頭發先剪個齊劉海吧。”
四丫說道:“這你得問問爺奶。”
小三也知道,古人對頭發很重視,剪頭發幾乎是不可能的。上次他燙他姐的頭發就被修理了一頓,但他在鎮上也見到過一些女娃子剪齊劉海,不知道這架空的古代是什么情況。
小三只好看向他爺奶,劉氏說道:“行吧,不許剪太多。”
小三得到同意后就開干了。
周助看他娘和那些嫂嫂們,綁頭發的用的都是頭巾和木發笄,想了想,今后有錢了得給她們每人買套頭面,女的嘛,不管年紀多大,都得好好打扮自己,再窮生活也得過得精致才行。像她前世的姐姐,多會打扮啊。
笄,是古人用來綰發的長針,也可以說是簪和釵的鼻祖。
古代女子在15歲之前,通常都是將頭發束在兩側,扮成樹丫或者獸角狀,而古時候“丫頭”的說法也是源于此。
古代女子待到15歲之后,就會舉行“笄禮”,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舉行成人禮。由家中的婦人為小姑娘梳頭發、綰發髻,然后再插上發笄,就意味踏入另一個階段啦!
不同家庭所使用笄的材質也不一樣。像平常老百姓家一般會使用木頭做的笄,而稍微有點身份的家庭則會使用金笄、玉笄~
簪是笄發展過來的,其作用也是為了固定女子的頭發。但是跟笄比起來,簪會更加的美觀一些,簪的前端一般會雕刻一些花紋。
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時期的簪子使用的材質也大不相同~
一開始的石器時代,簪子大多都是使用野獸的骨頭,例如象牙、玳瑁等等,而到了漢朝以后,簪子的材質則更多的是玉石、或者金簪子~
而在發展最好的唐宋元時期,人們則除了在材質上做文章之外,還學會了鑲嵌,鎏金、鏤花手藝也漸漸出現,簪子變得越發的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