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豌豆之所以被稱為野豌豆,是因為它們和豌豆具有相似的特征。
它的葉子和果實都和豌豆十分相似。
這種草本植物,蔓生或匍匐、攀援,多分枝,莖纖柔有楞,斜升或牽繞;開淡藍色、藍紫色或紫紅色花,結豆莢。其外形與如今在蔬菜市場上常見到的用來做菜的“豌豆”并沒有多大區別。
在一大片野草當中很容易分辨出來,它的葉子細長,看起來很瘦弱,但果實卻很多。它的果實就是縮小版的豌豆,里面包裹了很多“小豌豆”,故名“野豌豆”。
有的地方叫它大巢菜,有的地方也叫它薇菜、山扁豆、野苕子、野豌豆、山木樨等等。
在現在中國鬧饑荒的那個年代,這種野豌豆是很好的野菜,人們在它還沒有開花結果的時候,采摘新鮮的莖葉當做蔬菜來吃。
野豌豆在花果期的時候植株和種子都是有毒的,不能食用。
周舟邊割著薇菜,邊說道:“現在這薇菜還嫩,可以吃,過陣子開花結果了只能用來玩了。薇菜的莢果可好玩了,把薇菜的莢果腹縫線一邊剖開,折掉帶桿的一邊,放嘴里吹得滴滴響,因為里面有小小的豆種子,可以吹響,可好玩了。”
小三感慨道:“你們能玩的東西還真多啊!”
劉福誠走了過來,說道:“周舟,那邊有兩棵小桑樹,你們要不要挖來種,不要我們就砍了!”
周助趕緊道:“表哥,別砍,幫我們挖出來,要種。”
劉福誠笑道:“好,幫你們挖出來。”
周助挖著挖著灰灰菜,發現了好多何首烏的藤蔓,叫道:“小三,這邊有何首烏,拿鋤頭來,把它挖了。”
三丫抬頭說道:“小叔,何首烏賣不了錢的,藥鋪只收炮制了的何首烏,生的不要。而且生的有毒,不能吃!”
確實,生的何首烏毒性還挺大的。
周助笑道:“沒事,不用來吃,也不賣,留著備用。”他也不會炮制藥材,但是有毒的東西好玩啊,留著自個兒玩。
小三邊挖著邊問道:“舟哥,你說這么一大片荒地,用火燒好不好。”
周舟和三丫同時大叫道:“不好!要是不小心把山給燒了,要坐牢的。再說,爺奶也不會同意的!”
小三:“……”他只不過是提了一下,他們至于這么激動嗎!
三丫挖著一棵植物,說道:“小叔,你們看,這種花朵外紫紅色,內黃紫色的植物叫地黃,它的根可以吃,切成絲用來涼拌,有一絲淡淡的苦味。也可以用來煮粥、泡茶、腌咸菜。不過我們這邊鹽精貴,沒多少人舍得腌咸菜。”
小三說道:“地黃不是藥材嗎,藥鋪收嗎?”他知道地黃還可以用來泡酒呢。
三丫說道:“是藥材,但是不收!這些東西到處都是,不值錢的。”
三丫見這土挖得差不多了,然后雙手攥住地黃植株,使勁一拔。
“砰!”
三丫一屁股墩坐草地上去了,草是拔了,根還在地里頭……
“哎喲,好疼!”三丫站起來,哀嚎的揉著屁股。
小三無力扶額,“你讓開,我來挖吧!”
還是他的除草神器鋤頭好用,挖野菜杠杠噠!
地黃根挖出來后,三丫說道:“你們看,地黃根的表皮顏色是橙黃色,表皮弄開后里面是非常耀眼的明黃色,所以大家叫它地黃。”
周助說道:“地黃的花挺漂亮呢,小三挖幾棵回去種吧。”
地黃是我國歷史非常悠久的一種草藥,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于它的記載。
我國在很早就已經開始種植地黃了,種植歷史有2000多年,在周朝就是一味非常有名的藥材,與山藥、牛膝、菊花這三種藥材并成為“四大懷藥”,甚至被列為了皇家貢品。
三丫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