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個月過去了,周家對蕨根的開發終于到了出粉的這一步。
經過昨天的洗粉、過濾、沉淀,反復操作過后,今天沉淀的粉終于可以收了。
可憐見的,這批洗干凈的蕨根有一百多斤,出的粉就這么點。
看著深褐色的濕蕨根粉,小三跟周助無力的嘆了口氣,產量太低了!
周老爹一伙人眼冒綠光,居然真的可以制成粉,品相看著不錯,跟翻白草粉有得一比。
周老爹讓周老五媳婦取出一點,刷在一個長方形的木盆容器里,放蒸籠里一蒸,取出后用手扣出了一角,然后倒扣在案板上,一塊熟品蕨根粉就呈現了。
周老五媳婦繼續按小三的指揮把這塊蕨根粉切成寬粉,然后扔下鍋煮,放上配料,再加了點青菜。
小三是想吃涼拌的,可周老爹不肯,覺得太浪費了,所以只好用來煮。
因為就煮了一點,所以煮好后就一個大碗,老一輩的先嘗。
周老爹夾起一片,砸吧了下,驚喜道“口感比想象中的還好,跟面條有得一比,但是比面條有嚼勁,好吃。”
小三道“制成蕨根粉,曬干來能存放很久的。”
劉大舅姥爺激動道“好,好,好!”
劉老太看著蕨根粉眼冒綠光,堪比面條的吃食啊,值不少錢,有機會又能賺一筆了。
小三見他奶這樣,他就知道他奶心里想的什么,他就不打擊他奶了。
蕨根粉產量不是一般的低,想要用來賺錢談何容易。
剩下的蕨根粉拿去曬了,曬干了留著今后吃。
曬干后,果然不出所料,一稱才十斤多一點,一百多斤的蕨根,周家、周家親戚、周家員工、老周家跟小周家、早起空出時間幫忙清洗,晚上得空捶打,忙了大半個月,居然只出了十斤多一點的蕨根粉,這產量低得嚇人。
像小三說的,半個月,地都整出一畝來了,大棚里的蔬菜都能收一茬了,產量比蕨根高多了,這花的時間居然不如種菜上。
周老爹他們可一點都不嫌棄,把蕨根當寶貝似的,這可是主食,不一樣的。
種菜,伺候好了,一兩個月就有收獲,不管產量如何,多多少少是有的。
但糧食不一樣,你伺候個大半年都還要靠天吃飯,整不好就顆粒無收。
三小只知道這個理,并沒有嫌棄蕨根粉,他們只是嫌棄產量。
制蕨根粉最耗時間的就是清洗跟粉碎這兩步了,不是一般的耗時間,得想辦法改善下,提高效率。
蕨根粉的產量雖然這么低,但周老爹還是很重視,但開荒也不能停,于是折中了下,小孩不用跟著大人開荒了,收集、清洗蕨根的任務就交給他們了。
周老爹把曬干的蕨根粉分別分了一斤給老周家跟小周家。
畢竟,他們兩家幫著忙活了不少。
制粉這步倒是沒讓他們參與,只有老周頭跟小周頭知道。
周老爹問過他們兩家要不要自家制粉,兩老說沒必要,就現在這樣挺好的,他們家幫忙出力,收獲了分一點就行。
周家又開始收購東西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漫山遍野的蕨根,五十斤換一塊豆腐。
剛開始大家一聽還挺高興的,但一聽要洗干凈的,頓時焉了,蕨根哪那么好洗,這不是耍人嗎。
不過,能換豆腐是真的,如今,一塊豆腐很值錢的,所以,縱然大家有抱怨,但休息的時候還是會去洗蕨根。
這么摳門的招當然是周家兩老出的。
本來平平無奇的蕨根立馬受到了全村的注意,不少人猜測周家要蕨根干嘛。
有小部分認為周家收蕨根是用來吃的,但很快受到了質疑,他們覺得就算全村吃草根了,周家也不至于吃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