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后,赤山村里迎來了大豐收。
養的雞鴨開始下蛋了,稻子也豐收了。
今年赤山村里的收成比以往高了許多,也是羅山縣產量最高的村。
以往,一畝產糧約一石,大都不到一石,而這邊的一石才一百斤,也就是說,一畝田產糧幾乎還不到一百斤,這產量低得太嚇人了。
再加上各種賦稅,能留在農戶手里的糧食壓根就沒多少。
今年,赤山村里的糧食產出,畝產量在一百三十斤左右,周家的畝產量最高,畝產高達一百五十斤,這個產量轟動了全縣。
不止赤山村,今年用曲轅犁耕種的農田,產量都達到了一石,產量比往年提高了。
他們不知道,產量最高的并不是周家,而是張家的試驗田。
張音顏聽了周助講的“種子的定向培養”,想要產量高,質量好,優秀的種子少不了。
然后她收集了各種優良的糧種,混一起種下去了,有耐旱的,有顆粒飽滿的,有植株高大的……
聽說這叫什么雜交,能獲得優良的糧種。
今年雖然收獲頗豐,但赤山村的人仍免不了皺著眉,因為這兩個月來沒有下過一滴雨。
河流的水位都下降了一點,聽說,有的村子為了種植灌溉,搶水都打起來了。
他們村有水車灌溉工程,水流利用最大化,并不需要去搶水。
雖然有干旱的跡象,但目前赤山村的人流量并沒有減少,還有增多的趨勢。
因為,赤山村的雞鴨供應上來了,又推出了幾個新菜,皮蛋、叫花雞、白切雞、豬肚雞、辣子雞、赤山村窯雞、赤山村烤鴨、赤山村醬板鴨,還有各種雞鴨的鹵味,鹵鴨頭鴨脖、鴨翅、鴨爪、鴨舌……
還有工作坊的新產品,耬車——古代版自動播種機。
這邊的人,種子是用手點播的,這是極大浪。
耬車由三只耬腳組成,就是三腳耬。
三腳耬,下有三個開溝器,播種時,用一頭牛拉著耬車,耬腳在平整好的土地上開溝播種,同時進行覆蓋和鎮壓,一舉數得,省時省力,故其效率可以達到“日種一頃”。
這種條播機只需要用一頭牛、一匹馬或一匹騾子來拉,并按可控制的速度將種子播成一條直線。
這種農耕利器再次又轟動了整個燕國。
這次,周助又毫無壓力的把鍋甩給了張家丫頭,圖紙是張家藏書里看到的。
然而這次,張音顏是一點都沒參與,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周家按老樣子,要貨,給!要圖紙,給!什么,看不懂,沒事,手把手教你,反正比別忘記給錢就行。
除了耬車,還有草帽,走的也是平民路線,今年羅山縣的工業發展得不錯,大部分人口袋里都有點小錢,加上分收季,不少人買草帽。
不過沒多久,仿制品就出現了,周家也不在乎,這生意本就打算只做一次的,錢也賺到了。
張家院子里,張音顏看著被唐莊頭綁起來的小賊,這次第二波人闖她的書房了,不知道跟之前的是不是同一家派出來的。
“你是老老實實交待呢,還是給我肥地呢。”
話本里的反派地主好像是這么說的吧。
胖丫添油加醋道:“正好我們莊子里的地缺肥。”
還有句什么來著,居然忘了,早知道,這樣恐怖的話本子還是堅持聽下去好了。
果然,小賊老老實實的交待了。
唐莊頭有點無語,這幾句話把來闖書房的人都嚇了個遍,比他嚴刑逼供還管用。
小賊給帶下去后,唐莊頭皺眉道:“這下子,大部分人都會以為之前的水碓、水車的源頭都是出自我們莊子,這有點麻煩”
張音顏嘆氣道:“只能見招拆招了,要是可以的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