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
羅山縣熬過了蝗災(zāi),卻沒能熬過旱災(zāi),今年羅山縣種下的稻子旱死了三層。
如今,赤山村的河流旱得都能看見河底了。
以前能下水摸魚游泳的河流變成了一眼望到底的小溪流。
赤山村的收成受損也很嚴重,家家戶戶都有農(nóng)田旱死了,不是他們不勤快,而是有些農(nóng)田天天灌水就是灌不飽,還是旱死了。
“賊老天的,真不給人活路了,這點糧食交完稅,剩下的,真的也就只能吃幾口了。”
“你說,咱們這都旱成這樣了,朝廷還讓咱們交稅,這不是把咱們往絕路上逼嗎。”
“唉!天災(zāi)人禍躲不過,是命啊。”
收完莊稼,大家都議論了起來。
“咿呀!咿呀!”一歲多的五丫被大丫背在背上,見到了走過來的三丫,高興得叫了起來。
五丫終究還是落入了周家人的魔爪里,才一歲的五丫就被帶著去罵街,上房揭瓦,下田種地種菜都帶著,好好的白嫩嫩的娃子就被他們養(yǎng)成了小黑娃。
周家的生活是好了不少,五丫雖然也得寵,但卻不會嬌生慣養(yǎng)著,別看小三他們給她弄牛奶羊奶養(yǎng)著,除了精細的吃食,米糊糊、菜糊糊周家人照樣給她喂。
五丫很乖,從不挑食,給什么吃什么,所以除了黑點,真的是養(yǎng)得極好。
如今的赤山村客流量可以是用稀稀拉拉來形容了,這兆頭離倒閉也不遠了。
為了少點虧損,周老爹把員工都解散了遣返回家。
周老爹的豬場也沒了,如今的養(yǎng)豬場只剩下了十頭豬,其中還包括了老豬。
剩下的豬都做成了臘肉、臘腸,這一批肉食周家沒賣,留著自家吃。
除了養(yǎng)豬場,養(yǎng)雞場養(yǎng)鴨場都減產(chǎn)了,因為缺水。
不止周家,家家戶戶都如此。
赤山村養(yǎng)的雞鴨鵝眾多,一旦放入河里,河里的水立馬見底,照這樣下去,河流會干涸的。
赤山村的雞鴨鵝是散養(yǎng)的,成群結(jié)隊的散養(yǎng)著,見了河流的水,也管不住人家口渴去喝水不是。
而且,下游好幾個村落的村長都找上門來了,再這樣下去真的會因為水源問題打起來。
無法,只能把雞鴨鵝賣掉,往后限制養(yǎng)殖,小規(guī)模養(yǎng)殖都不許了,只能像往常養(yǎng)家禽一樣養(yǎng)十幾只。
村里有幾戶人家被強制性把雞鴨鵝給賣了很不甘心,正在村子家鬧。
“村長,你可得講理啊,我家那么多雞鴨鵝都還沒出欄呢,就給賣了,虧大了,你可得給我家補上,我們家就靠這群雞鴨鵝換糧食過活了,你這是在斷我家的糧啊!”一婆子撒潑道。
“是啊,村長,你這是在斷我們的糧不給我們活路啊!”另一婆子跟著道。
一婆子見著機會道:“必須賠糧食,要么賠錢!”
村長正想呵斥這些無理取鬧的人,村長媳婦就開口道:“再鬧!再鬧就把你們幾家送給下游村的人處理,他們還等著我們村給個交待呢,到時候看看不把你們打得頭破血流,看你們還橫不橫!”
虧?這不笑話嗎,村里誰人不知道賣只雞苗都是賺的,更何況還是長大了的雞鴨鵝,這還有臉來他們家鬧。
婆子被嚇住了,尖叫道:“你們家怎么敢這樣,還講不講理了!”
村長媳婦:“到底是誰不講理,大家自個心理明白,你們敢鬧,我們就敢把你們交出去。”
婆子們怕了,最后只能鎩羽而歸。
最近不少村子為了搶水打起來了,還打死過人。
這次,下游的幾個村落找來要個說法,可都是帶著鋤頭、鐮刀棍棒過來的,這些人可不是泥捏的。
要不是之前在赤山村上過工,斷了他們村的水,早就打起來了。
回去的婆子們憋著一股氣,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