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即使家家戶戶都有驢車,但大部分人還是走路。
物資較多,驢車不夠,就推板車,男的推板車,女的推小推車,小推車上的是孩子跟食物。
年紀大點的孩子都得跟著走路,還得背著個小包袱,走累了才會在驢車上休息會兒,然后繼續下車趕路。
今天的行程比較趕,他們村要在中午的時候跟牛山村的人匯合,然后在傍晚之前跟白家村的人匯合。
牛山村跟白家村離赤山村比較遠,他們兩個村子都提前一天出發了,相約好了在哪個地方匯合。
所以,為了不耽誤行程,村長一刻也沒讓大家休息,帶著大伙兒風塵仆仆的趕路。
到了中午,終于趕到了目的地,看到了牛山村的人。
村長敲了敲銅鑼,吩咐道:“大家休息下給自家驢喂些水,等下馬上繼續趕路。”
這意味著不會停太久,搞伙食的時間都沒有,只能先吃點干糧墊著肚子。
大家停了下來,第一件做的事就是把車輛卸下來,讓自家驢休息下,給喂些水,喂些草料。
驢對大家來說可精貴著,他們往后還要靠驢幫他們拉東西,累了想歇歇腳,也只有驢車能讓他們休息下,所以他們對驢照顧得可仔細了。
路上也怕累著自家驢,如果不是實在走不動了,都不想給自家驢添加負擔,在驢車上休息。
周家的牲畜較多,水一喂,就去了兩大桶水。
周老爹憂心忡忡道:“希望傍晚匯合休息時,能找到水源補給。”
劉老太安慰道:“能找到的,咱們先吃點東西吧,等下又要繼續趕路了。”
回到騾車上,劉老太讓大吉把放在狗蛋里的食物拿了出來。
包子、饅頭、餃子、燒餅、窩窩頭……
都是熱乎乎的。
劉老太拿了個籃子,把食物分好裝進去,遞給大丫道:“給你叔,嬸子他們,每人一個包子、一個饅頭、兩個窩窩頭、兩個蒸餃、一個燒餅,吃完還餓的叫他們來車廂里吃。”
然后把另一個籃子遞給二丫,讓她分給周家兒媳婦的娘家,東西差不多,但是白面饅頭包子換成了黑面饅頭包子,小孩的食物都是減半的。
周家兒媳婦的娘家人跟往常一樣,把糧食都交給了劉氏,吃食都是讓她分配,即使分配不公,也沒有人有意見。
雖然劉老太偏心得很,對周家兒媳婦的娘家人很不公平,但也沒餓著他們,還讓他們跟著吃熱乎乎的新鮮食物,三小只對此也沒什么好說的。
想讓劉老太對別人公平對待,這難度不亞于讓她改邪歸正。
劉老太又遞給了三丫一籃子食物,讓她給靜兒,還吩咐三丫讓靜兒跟她三個外甥來車廂里吃。
劉老太把食物分配好,吩咐大吉不能再拿食物出來,然后提著一籃子用布蓋好的食物去找她哥哥們了。
周家娃子們的待遇更好,每人還有一個雞蛋。
小天他們一路上吃了不少豆腐渣片,所以吃了個雞蛋,再吃個燒餅,其它的就吃不下了。
這時,寶寶他們三兄弟爬了進來。
寶寶舉著手里熱乎乎的肉包子歡快道:“小三,給你吃肉包包。”
小三一頓,“額,你吃吧,我吃飽了。”
他一路上也吃了不少豆腐渣片,肚子壓根就不餓。
話說這豆腐渣片還真是好吃,昨天家里做了些新鮮的豆腐渣片,曬得半干,吃起來非常有嚼勁,這一上午,他們就砸吧砸吧著嘴在吃,就沒停過。
不止他們,村里的小孩都在吃,為了不讓家里的孩子繼續傷心難過,大人們把準備的零食拿了出來,讓他們路上慢慢吃。
小孩子有吃的,很快就忘了悲傷,一路上啃著小零食,又嘰嘰喳喳了起來。
寶寶皺著小眉頭,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