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政策一出,果然,眾人都高興壞了。
“弟妹啊,你聽到沒,徐村長都說了,生了娃有獎勵,那獎品豐厚得很。
都說了讓你安安心心待產,你總是愛瞎想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說什么拖累我們了,哪有什么拖累的,誰沒吃過苦,熬一熬很快就過去了。
你就安安心心的待產吧,隊伍不會拋棄任何人,更何況咱們自家人,更不會。
沒人覺著你們母子是負擔,大家都希望孩子出生。”
“是啊,安心待產吧,不要想太多,我還等著抱孫子呢。”
“娘親,我想要個弟弟或者妹妹,我盼了好久的,我聽大吉說,他們家商品更新會賣肉食,等我攢夠了積分買肉給娘跟弟弟妹妹吃。”
“爹,娘,聽到沒,村長給你們加餐了,都說了,別老說自己是負擔,我們從來就沒有覺得你們是負擔,隊伍也不會拋棄你們。
咱們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多好,別老往壞處想。
多想些好的,比如今后安定下來后,咱們種周家說的高產作物番薯,聽說他們還有棉花種子,到時候咱們還可以種棉花。
還有,我讓我大兒子早點給你們抱曾孫子。”
“是啊,爺爺奶奶,別想太多,我們都很愛爺爺奶奶,今后,咱們還要在一塊生活。”
盡管大家都知道,食物不多,中午的福利餐可能要等個七八天才能輪到自家長輩或者小孩子吃,但大家都很滿足了。
主要是隊伍表了個態,大家安心了。
隊伍不會拋棄任何人,即使是沒有勞動力的小孩跟老人,也不會拋棄。
休整過后,隊伍繼續啟程趕路,天快黑了,他們要盡早趕到休息地。
巡邏隊的人在前面探好了路,前面有個無人的村子,走半個時辰就能到。
路上,三個村長把周南叫了過來商議增餐的事情。
正好,周老爹也有事找白家村村長。
徐村長問道:“周南,你對增餐一事有什么看法?”
周老爹:“我覺得很好啊。”
白村長:“現在咱們隊里,能享受孕婦餐的有43人,兒童餐的有78人,老年餐的有166人,工傷餐的有120人。
人數最多的是工作人員。”
吳村長接道:“我們決定,按食物情況而定,每天劃給各個福利餐打底五斤糧食。
每一種福利餐是分開來的,你也知道,咱們隊伍里的糧食并不多,所以這些福利餐只能靠隊里的人捐贈。”
徐村長:“我們三家,明天會私人給孕婦餐、工傷餐、兒童餐捐贈半斤狼肉。
我們找你來商量,主要是想問問,如果食物按這樣的消耗量,隊伍還能堅持多久,也好讓我們心里有個底。”
一千六百多人的隊伍,食物消耗是很大的,實行這一政策,擔了很多風險,他們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才公布的。
周老爹也清楚隊里的食物情況,畢竟隊伍的食物來源幾乎都是靠他家上交的食物支撐著。
周老爹嘆了一口氣道:“我家的食物也不太穩定,不過,最近可以確定,每天可以上交隊里100斤紫蘇,60斤莧菜,10株甘蔗,10斤番薯。”
三個村長聽這情況,心里的石頭算是落下了,隊伍還是能熬一陣子,到時候到了馬坳村,他們可以再想想辦法。
周老爹已經盡力了,要是食物充足些,他也愿意多上交點。
莧菜跟紫蘇的收獲周期最短,總產量高,但也不是能全天日夜生產。
寶寶晚上要睡覺,睡覺前只能種番薯下去。周期短的蔬菜一天也就最多能產六個時辰。
比如他家的土茯苓,在眾人眼里很多,可是真算起來,按每次收獲兩斤來算,六個時辰,每天最多也就能產24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