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天下午,隊伍終于趕到了馬坳村附近。
越靠近馬坳村,路邊躺尸的餓殍越少,干枯瘦小眼窩深陷的活人越多。
馬坳村說是一個村,可現在卻在大興土木,隱約有向城鎮發展。
“這些人該不會是學咱們之前那樣,搞規劃建設發展旅游區吧?”一個赤山村人道。
“怎么可能,現在這么亂,搞旅游是發展不起來的,我感覺他們是想搞事情。”另一個赤山村人道。
三個村長讓隊伍暫時停留會兒,先派人去打探情況。
他們逃荒這么久,很少跟其他隊的難民接觸,外界什么消息,朝廷有沒有發布新政令,什么都不知道。
馬坳村這邊又是什么情況,都得打探清楚來。
對于混過道上的老九來說,打探消息這種業務再簡單不過了。
老九叫上了老六、老大、老三,在附近四處溜達。
溜達了一圈,四人發現,這里面的水比他們想的還要深。
現在,他們只是在外圍,并沒有去接觸什么人,只是在四周看了看。
這邊除了搞建筑招的難民,還有很多窯廠,燒木炭,燒陶罐,他們懷疑,里面還有冶煉廠。
一支巡邏隊的人在他們面前走過,個個佩戴挎刀,手持長槍,身著藤甲,隊伍整齊,訓練有素。
四人皺了眉,繼續四處看看。
外圍不止他們在打探消息,還有其他逃到這的難民。
大都是想討口吃的或者問還招不招人。
在這邊做苦力混口吃的人都說招,但是得進村里面去登記,才會有人安排,在外面是沒人收的。
進村里有門檻,一人要交兩百文錢才能進去。
村子被一座三米多高的石頭墻圍了起來,各個進出口有人把守。
里面非常熱鬧,即使站在外面,都能聽到里面熱鬧的吆喝聲,還有不絕于耳的吵鬧聲。
在這樣的處境下,馬坳村就像個世外桃源,吸引著絕境里的人。
一輛樸素的馬車從門口駛來,行至到一處時,里面走出來個小少年。
身穿狐裘,頭戴虎帽,長得非常圓潤。
少年鉆出馬車,興奮的叫道:“那支野人隊伍在哪呢?長得是不是跟野獸一樣?”
少年踩著一個枯瘦婆子的背下來,四處張望。
幾個護衛攔著道:“少爺,你先等等,等下叫上一隊巡邏隊的人一起過去。
那些野人,誰知道會不會發狂傷人。”
少年好奇道:“他們長什么樣?”
一個護衛道:“長得跟咱們一樣,不少人穿狼皮,草裙,估計是他們的等級劃分。
他們用的都是石器,好多人拿著石矛,石斧頭。
還有一小部分人拿的是大刀,也不知道他們從哪搶的。”
老三他們互相瞅了瞅,怎么感覺好像說的是他們隊伍。
隊伍休息地,大家總感覺這邊出來巡邏的人看他們的眼神怪怪的。
三皮摟緊了自己的草編斗篷,這些人該不會是盯上他的棉襖衣了吧,他才不會讓人搶走。
少年帶人走后,老九走向那個當人肉板凳的婆子,問道:“打聽個事,還有什么渠道能進去做工?”
婆子冷漠的看著他們,并沒有回答。
老九從懷里掏出了一根甘蔗根,吃了起來。
婆子的眼神終于有了波動。
老九又拿出一根,遞給她道:“要嘗嘗嗎?”
婆子立馬伸手去搶,卻被老九扔地上去了。
扔地上的草根立馬被盯著這的難民搶了去。
老六他們舉起大刀,環視了圍著他們的難民一圈,他們這才退去。
老九繼續拿出一根草根吃,“你要是老老實實回答,我給你一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