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狹窄的正面攻擊敵人,突破、割裂敵人的陣型,兩翼擴大戰果,是一種強調進攻突破的陣型,錐形陣又叫牡陣。
錐形陣是一種古老的陣法,在孫儀的前世,錐形陣被孫臏將其列為十陣之一,并且進入了孫臏兵法之中的陣法篇。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這種陣法已經被廣泛應用,事實證明錐形陣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沖鋒陣法。根據兵書記載,錐形陣是一種前鋒如錐的戰斗隊形,是一種強行突擊的陣法。非勇悍無比的將領和精銳的攻擊型部隊無法使用。
而孫儀帶領的這群士卒,那可是吳國精挑細選的精銳。
在遇到敵人之前先投擲一波標槍,借助馬匹的沖鋒之勢,投擲的標槍如同強弩射出的弩箭,哪怕面對舉著大盾的步兵方陣,在面對一波標槍的情況,唯一的情況便是盾碎,或者刺穿盾牌。
標槍騎兵是攜帶標槍作戰的騎兵。跟弓騎兵相比,標槍騎兵的攻擊力和破甲力較強,投擲標槍的速度也比發射弓箭更快,然而徒手投擲的標槍射程是不如弓箭的,沉重的標槍也導致攜帶數量嚴重限制。標槍騎兵只需一只手投擲,隨后快速換成長槍,進行鑿穿。
標槍騎兵的發展,在三國時期便有記載,孫儀熟讀三國演義,知道西涼錦馬超麾下便有一支標槍騎兵,同時北涼也有一支槍騎兵部隊,孫儀這可不是初創。
借助錐形陣形成的沖勢,將標槍投入火圈之中,頓時一大波慘叫聲響起,孫儀拔出掛在馬腹旁的長劍,縱馬一躍殺入火圈之中,火圈之中圍著一排刀盾兵,隨后是一排排的槍兵。
孫儀大驚,但沖勢已成,已經沒有辦法更改,當即只能硬著頭皮進行鑿穿。
情況也如孫儀所想,騎兵的沖勢直接沖開了兩派幾十人的長槍陣,隨后自然便是收割,但是很快,左右兩邊,各有一輛馬車趁著混亂,沖出重圍。
孫儀眼神一冷,當即道“左副將,帶一千人騎兵追左邊,右副將,帶一千騎兵追右,一個都不能放跑。”
原本還在準備打掃戰場的左右二副將當即領命,帶著本部人馬追擊而去。
突然不遠處,兩個男子偷偷的爬進了一輛馬車,孫儀撿起一旁的長槍,右手顛了顛,隨后將手中的長槍當做標槍,朝著馬車的車墩擊去,直接將車轱轆擊碎,馬車當即一歪,羅家兩位公子也從馬車之中滾出。
羅家老二手中長劍橫掃,將準備抓自己的人逼退,孫儀提著長劍,緩慢的走向了趴著地上,右手按住腹部的羅家大公子。
“大哥。”
“二弟,快跑,別管我了。”羅素大喊道。
“你們誰也走不了。”孫儀走到羅家大公子羅素的身邊道。
“放下兵刃投降,我留你們全尸,如何。”孫儀將長劍橫在羅素大公子的脖頸,歪著腦袋看著羅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