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因為高興,還是因為大家說說笑笑,所以忘記了累,除了高興就再沒有其他的感覺。走著走著,就走了大半。
陳白羽沒想到小胖子這么能走,比她小時候強多了。她小時候跟著阿婆去走親戚,總是走一點點路就叫累,要背背。
每次,阿婆都是一邊笑話她嬌氣一邊背著她走。
小胖子拉著陳白羽的手,“姐,我想買玻璃珠,你要給我買。”
“好。”陳白羽爽快的答應了,村里的小孩都喜歡玩彈玻璃珠。雖然小胖子的水平很渣,但他的玻璃珠卻是最好的,所以村里的小屁孩都喜歡和他一起玩。有時候還能哄走這個小胖子的一兩顆玻璃珠。
“謝謝姐姐。”小胖子高興了,想想,還有什么想要的?
好像沒有了。
村里的小伙伴,就數他的玩具最多。
“姐,那朵花很漂亮。”
“丑。”公路邊的花兒差不多都要被層給覆蓋了,還能看出漂亮?
有車從旁邊開車,揚起一陣陣的塵。
現在的公路還是沙路,比一般的泥路要好一些,沒有那么多的坑坑洼洼,但是絕對不能和瀝青路或者水泥路相比的。
太陽慢慢的大了起來,因為公路邊全是高高大大的樹,所以并不是很曬,也不是很熱。一路上能遇到不少人,有人挑著水果,有人挑著魚,也有人挑著的籮筐里裝著孩子。
小胖子有些羨慕人家籮筐里的孩子,不用走路,真好啊。
遇到認識的人,會打個招呼。
因為附近的村互相通婚,所以認識的人不少。
附近人為了表示親近,一般都是這樣介紹的,‘某某村的女婿’。就好像姑丈,給別人介紹自己,想要突出大唐農場,蹭大唐農場的好處的時候就會自我即介紹‘我是大唐農場的女婿’。
所以這樣一算起來,就沒有誰是不認識的。
因為阿公喜歡吹噓,所以陳白羽幾兄妹也成了附近村的教育孩子的正面教材。很多家長在教育的孩子的時候都會說一句你看看人家陳阿一,陳小四,陳小五。
陳白羽兄妹幾個成功成為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也成為小孩心里最討厭的人。沒有人喜歡別比較。
很多人即使不認識陳白羽,在看到她那張臉的時候也會有猜測,長得太好看了。附近村就沒有這么好看,這么嬌的女孩兒。
“三婆?你也來趁虛?”陳白羽遇到村里二隊的三婆,因為她有個女兒嫁到了鎮上。她女兒虛日的時候也會去市里批發一些水果或者其他的小孩子衣服來賣,所以三婆虛日就會去幫忙。
幫忙買賣,或者幫忙帶孩子。
陳白羽對三婆的印象不深,兩家也算是村頭和村委的距離了。
但陳白羽記得上輩子的自己曾經有一次和三婆一起趁虛。其實就是陳白羽想要去買一本練習冊,而阿媽沒有空,需要摘辣椒賣,就請三婆帶帶她,看顧一下,免得丟了。
三婆是個很負責任的人,帶著陳白羽去找熟人買了練習本,還幫她講價。讓她剩下差不多一半的錢,又帶著她去買了一條裙子,也是三婆幫忙講價的。
一整天,三婆把她落在身邊,還給她買了涼粉草。
那時候的她傻乎乎的,連‘謝謝’都忘記說了,只顧著低頭喝涼粉草。那時候的她和所有的孩子一樣,對吃食有一種‘饞’。
就是一直想吃,卻吃不上的‘饞’。
人家都說,小時候吃夠了,長大就不會饞。陳白羽小時候因為吃得少,所以有些護食,舍不得分享,有些小家子氣。
其實,她就是一個正常的小伙子。
哪有小孩不護食的?
“呀。是小五啊。放假不去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