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讓顧歸來投其所好。問題是,顧歸來根本就不知道陳家人喜歡什么。
吃的?
農場自己種,自己養。
穿的?
陳白羽每年都寄不少回去。而且,他一個外人送衣服本身就很奇怪。
想來想去,只能送一些比較名貴的補品之類東西。可惜,這些東西又貴又難買。而且,想要多買還麻煩。
如果讓別人知道他花幾千塊幾萬塊去買補品,對顧延年的影響不好。
顧歸來還偷偷的咨詢了李天朗,不僅給陳家人準備了禮物,也給村里的人家也準備了禮物。
這些東西都要提前寄回市里,再讓炳堂叔送回農場。
“總覺得不夠。”顧歸來覺得不管多少東西都不能代替他的感謝之心。他感謝陳家的人,感謝大唐農場的父老鄉親。
顧延年看著顧歸來準備,也沒有阻止。因為當初他第一次去農場也是這樣,總想著要多帶些東西,多準備,恨不得把所有的東西都送過來。
如果不是實在走不開,顧延年也想去農場過年,他喜歡農場的氛圍,喜歡農場人對傳承的尊重。
現在的人多少有些崇媚洋外,很多老祖宗的東西和手藝被慢慢的丟棄。顧延年看著可惜,但卻也沒有辦法。
發展,總是要有多舍棄的。
陳白羽看著客廳里的幾個大箱子,一臉的無奈,“爸,農場什么都有。”農場真的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什么都沒有。
相反,農場什么都有。
陳白羽看著地上的一箱子烤鴨和臘肉,“廣東人喜歡吃新鮮的。”真不喜歡這些臘腸臘肉之類的東西。
以前,陳白羽也給會農場人帶烤鴨,但一般就是一家一只或者半只,嘗嘗味道。要說喜歡,農場人肯定會更喜歡白切鴨或者是鹽水鴨。
陳白羽看向顧延年,希望顧延年能阻止一下,別人顧歸來繼續買買買了。
“這是心意。”多少心意都不能表達他們的感激。
送,不是因為覺得農場沒有,而是因為他們感激,想要表達自己的感謝。
“好吧。你們高興就好。”陳白羽繼續看電視。
正在播放的是一部很主旋律的電視劇,叫《2000年,我們結婚吧》。說的是一大家子和香港、臺臺的一些牽扯關系。
主要是家長里短,涉及到發展問題。
上輩子,陳白羽挺喜歡的,但這輩子卻有些看不入了。特別是女主,在哥哥弟弟之間拖拖拉拉,看著就煩,就不能干脆點?
“小羽毛,農場的天氣冷嗎?要帶棉衣嗎?”顧歸來不知道應不應該準備棉衣?聽說廣東的冬天比較暖和。
“帶吧。如果下雨的話,會有點冷。”現在,廣東的冬天還是比較多雨的。
電視不好看,陳白羽干脆關掉電視機,幫顧歸來準備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