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過去,二日過去,李陌一等著上頭的書吏任命狀一直沒來,反而是來了一條驚天的大消息。
安丘鎮的宋府長反了。
話說這個宋府長乃是李陌一查案之初識過的人,印象不大深刻,但對他那少府長的兒子——宋大白倒是記得真切些,先前隱隱間好像也能察覺出宋大白的不常心境,可卻也沒想到竟然反了………
不過,根據李陌一的推斷,宋大白和其父親一同造反這事兒實在不上譜,恐怕不出一月就得敗北………
………
消息傳開之后,四處皆驚,為避戰亂,安丘鎮直隸一帶的百姓紛紛舉家逃亡,李陌一所在的立陵城雖然是個臨海小地方,但卻正在樞紐海運線上,平日南來北往的海上現在盡是北上的船,而且船上多半都塞滿了人,拖兒帶女、背井離鄉、凄凄慘慘的好不可憐。
等那些沒銀子坐船只能靠兩腳走路的難民來到立陵城的時候,李陌一才深刻地理解到亂世之中人不如狗的真意,他顧不得再去詢問什么任命狀的事,光是安置本土難民就已讓他忙得殫精竭慮腳不旋踵了。
李陌一請李府長出了個安民告示,熬粥賑濟災民,好在立陵城的二月天已不算冷,也不太熱,災民們自個攜帶的衣物和被褥都還可勉強湊合,不過若是戰亂長延無期,那問題可就大了。
看著一波波的百姓流離失所倉皇北逃,李陌一有時會忍不住爬到米堆頂上安合他們幾句“百姓們,不要再走了,回頭吧,宋府長不過是個跳梁小丑,蹦跶不了幾日就會被平定,他根本打不下京都,沒準已經退回安丘鎮去了,大家快回去吧,不要誤了農時啊!!”
可惜聽得進他話的人實在沒有幾個,連李府長自個兒都做好了隨時可以逃走的準備,李陌一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不禁為之氣結。
宋府長是何許人也?
在李陌一心中,宋府長也就是個尋常山野之人,野心有余,武智全缺,就算再給他準備了幾十年,造反之后不到兩個月也會被輕松平定………
李陌一這么想百姓可不這么想,明天的事兒誰人說得準?誰人知道這個宋府長究竟能不能一舉稱帝呢?
李陌一雖然自信自己的推斷萬萬不錯,但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
…………
不論人間怎么樣混亂,時間之矢依舊在一天天地飛逝,轉眼就已經是二月上央天了,前線消息不斷從難民嘴中傳來。
說什么的都有,有人說宋府長領兵狂攻臨縣,只待拿下臨縣便可順流直下圍鎮京都,有的人卻說這個宋府長膽怯,龜縮回安丘鎮等敗………還有人說各地府長準備同時起卒呼應,還有很多諸如帝上門生之類的不利消息四處瘋傳,這些消息越傳越詭異,彈壓都壓不住,李陌一覺察出有些不對,但是流民眾多,每日舊的去新的來,哪里查得出來個真假。
…………
…………
又過了一日。
李陌一還是想法子去了趟蘇州。
在那里四處打聽之下,倒是對當前的戰況有了個清晰的了解宋府長在圍攻臨縣的時候,突然聽說有人要偷襲他的老窩安丘鎮,于是趕緊縮回安丘鎮上固守………
宋府長在安丘鎮上呆了兩天,總算知道上了當,他幾乎當場氣絕,當即率領眾大卒再次圍攻臨縣,一直相持不下。
宋府長如此拙劣的戰事表現讓李陌一心中更篤定他就是個尋常廢柴,一點兒也不擔心會變天,他現在有時間又有心情,終于遂了心愿,沿著蘇州運河好生尋走了一番………
至于尋的是個什么,李陌一覺得已然無關上下了………
………
李陌一在蘇州街上閑逛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家好再來——包子鋪,不由得想起前兩次錯肩而過的那個姑娘,他上了好再來包子鋪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