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修改)
杰克并不是死心塌地地相信華夏夢是華夏人的騙局。
人在獨處的時候總偏愛沒有生命的東西,像樹啊,海啊,云啊,感覺它們懂自己,甚至變成了自己。但在杰克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只要有空就往電影院里鉆,看電影,看華夏電影。
那時候的華夏對小小的杰克來說,是個很遙遠的地方。但他透過一部部電影,在心里建立起了對華夏的憧憬和幻想。
在杰克還在美利堅念高中的時候,一萬小時定律這個新詞紅極一時。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杰克聽了蠢蠢欲動。打了一萬小時籃球的人步入籃壇,看了一萬小時書的人拿筆寫作,似乎都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他覺得自己好歹也看了一萬小時以上的電影,不干點和電影相關的職業實在說不過去。
拍電影吧!他想。
而世界都知道,拍電影最好的地方就是華夏。
去華夏拍電影!
這個念頭一起就再也按不下去。折磨了他幾天幾夜。
于是杰克找到爹媽,態度十分認真地說他想去華夏讀大學,拍電影。
華夏的藝術學院門檻極高,所需費用也不小。這對一個普通的美利堅中產家庭來說,是一件很勉強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杰克只是美利堅人,卻想在華夏混出名堂。
杰克爹媽并沒有一口否定。他們商討了一整個夜晚之后,在第二天清早叫醒杰克,坐在杰克的床邊,用很認真的語氣告訴杰克,他們同意了他的請求,前提是杰克能被錄取。
杰克也很爭氣,搜集相關條件,認真準備。
華夏語考試因為自小有興趣和基礎,通過并不難。
在專業方面,杰克通過表演培訓,模仿了一段最喜歡的演員的電影獨白,再加上華夏語自我介紹試鏡帶投給了魔都電影藝術學院,最終被順利錄取。
“別忘了你是去拍電影的。”杰克他爹把杰克送上飛機的時候,是這么說的。
這句話杰克一直銘記在心。
杰克就踏上了追尋華夏夢的道路。
然而杰克在華夏讀書的日子并不好過。
魔都電影藝術學院作為華夏最好的電影學院之一,被金牛獎提名的校友幾乎每年都有,它被尊稱為圣地,靠得就是最專業先進的教育,網羅最有潛力的人才。
杰克在表演方面有點天賦,但顯然不是最有天賦的那一批。
半工半讀,拼命學習,勤儉節約,導致杰克極少參加同學組織的聚會,所以即便他相貌英俊,但在班級里幾乎沒什么存在感。
杰克在校的作業完成的很出色,老師偶爾有面試機會,平時校外的演出杰克也有拼命在找,但就像所有人心知肚明,看破不說破的那樣——美裔在這里就是不被待見。
杰克常常能感到自己被一層看不見卻摸得著的膜給擋著。要往前,通常得克服兩倍、三倍乃至五倍的阻力。而天花板,幾乎就在頭頂。
身居要位,成功了的美裔影視人也是有的,掰著手指細數,兩只手,四只手也數不過來。但他們這些人數,再加上歐裔的好了,綁在一起和整個華夏影視圈從業人員一比,比例就相當慘烈。
但杰克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遲早能用實力戰勝偏見,混出名堂,拍出好電影好作品。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杰克就會聽說某位來自美利堅或者歐洲的同學,熬不下去了。有的要回老家結婚生子,有的在當地結婚拿到華夏紅卡,有的放棄了這條路,去找了別的工作,從此過上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