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了一串冠名商和贊助商的名字之后,主持人開始介紹
“上下半賽季都已經(jīng)鎖定了第一位出場的唱作人,總決賽即將開始!有請第一組唱作人出場!”
“首先演唱的,是上半季的唱作人,姜綺!”
觀眾就開始鼓掌。
姜綺走了出來,她拿著話筒,講
“剛才我跟上半季的幾個唱作人聊天,聊到專輯。
他們都做過專輯,從一百多首滿意的歌里挑十幾二十首,湊成一張。而來這里比賽呢,則是從那十幾二十首歌里,挑出七首八首。
我沒有做過專輯,也沒有像這樣比過賽,我為自己準備的小樣只有七首,都沒想過會部用上。因為突圍賽勝出的緣故,我比大家多唱了一首,那首是我的最后一首,因為我沒想過會走到這一步。
今天這首歌,其實原本是不存在的。
突圍賽之后開始準備總決賽的歌,我寫了很久都寫不出滿意的作品,有時候我甚至想過干脆不寫了,退賽。
后來我給韓老師打電話,當時是凌晨四點,我沒想到這個點他還會接,我把苦悶一股腦倒給了他,他安靜聽完,跟我說——
‘有的人天生就適合干這一行,而有的人是到了一定的階段才會顯露才華。知道為什么會有第二種人嗎,是因為他們沒有在寫不下去的時候放棄。別人睡覺的時候,他們寫,別人玩的時候,他們寫,不停地寫,不停地改。每一次不滿意的修改,都是在征服自己的品位。一個人的創(chuàng)作力永遠低于這個人的審美力,有的人會以此為理由,放棄創(chuàng)作,有的人則視之為動力,邁向偉大。我現(xiàn)在就走在叫作偉大的這條路上,你快跟上來。’
我當時聽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我不能停在這里,我要跟上他才行。
”
姜綺話一講完,觀眾哄然鼓掌。
到現(xiàn)在,姜綺雖然是個偶像藝人,但樂迷們已經(jīng)不將她視作一個純粹的偶像藝人然后輕視她了。
姜綺從第一期開始,就完美展示了粉對了偶像,會對一個人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
《唱作人》還在播上半季的時候,姜綺接二連三地保住中位區(qū)位置,網(wǎng)上有人感嘆,當然也有人陰謀論背后有什么不可見人的交易。姜綺不畏流言,不辯解,只用作品說話。因為韓覺就是這樣做的。
粉絲和公司里的人都說姜綺超越了無數(shù)職業(yè)的音樂創(chuàng)作人,是個天才,然而姜綺面對這些話,始終保持清醒,不讓自己迷失在周圍的人編織的美好世界里。因為韓覺曾這樣勸阻過年輕的偶像藝人。
翁遙以前因為姜綺看不懂韓覺在看的書,暗嘲過姜綺和韓覺不是一路人,但現(xiàn)在再看,翁遙不這么覺得了。
偶像的作用,真有這么大嗎?
翁遙恍惚想到那我呢?
翁遙的偶像是她的堂姐,她在想,她的堂姐又給她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
她知道了怎么讓一個男人迅速對她產(chǎn)生好感。
她知道了怎么從字里行間聽出說話人背后的真實意圖。
她知道了怎么滴水不漏地說話和做事,知道了怎么在晚會或晚宴推銷自己,知道了怎么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弱點,知道了作為一個明星怎么利用人氣做生意,知道了怎么讓錢生錢,知道了如何保護自己……
翁遙突然有一種想吐的感覺。
她以前,明明知道民謠圈出了哪個實力不錯的新人,知道哪個出版社的封面設(shè)計最好,排版最用心,知道什么月份的花在哪開得最好看……但現(xiàn)在,這些她都不知道了。
當翁遙回過神的時候,姜綺已經(jīng)演唱完畢了。
翁遙立馬掛起笑容,用力鼓掌,并回憶著剛才攝像機掃過她們的時候,有沒有把她發(fā)呆的樣子拍進去。